现代汽车技术研究报告_现代汽车技术研究报告
1.高分汽车业竞争力的理论综述
2.1000字汽车专业就业前景调查报告(写的好的给5星)
3.学汽修的发展前景怎样
4.如何看待中国的汽车市场及发展前景
5.现代汽车开了10万公里还能开多久
6.2020年美国新车质量报告!美韩系第一,特斯拉垫底,日系意想不到
7.现代汽车质量怎么样?
8.无人驾驶发展现状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全球,安全、健康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重点方向。6月30日,中汽数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数据")以线上直播的形式在天津举办"2020中国车内气味研究报告分享会"。来自行业组织、汽车企业、科研机构及新闻媒体等2000余位参会代表共同见证了《2020中国车内气味研究报告》的发布。
截止2019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2.6亿辆,驾驶员接近4亿。汽车作为人们生活的第三空间,车内空气质量污染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近年来,为提升车内空气质量,从2011年起、行业机构及汽车企业在法规标准制定、供应链体系管控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行业车内苯和甲醛等八项VOCs污染物质浓度明显降低,整车达标率逐年升高,其中2019年车内苯含量相比2014年降低91.4%。
虽然车内VOCs的质量水平逐渐提高,但是消费者对车内气味的投诉量和投诉率却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究其原因是由于在当前疫情影响下,人们对座舱环境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车内气味作为消费者进入座舱后最直接感觉到的信息,其好坏严重影响着汽车品质。当车内存在令人不愉快感觉的气味时,会刺激人的嗅觉器官,产生心理影响和生理障碍,当刺激持续产生并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中汽数据联合第三方汽车质量平台的调研结果显示,2019年气味投诉量相比2014年增长超过23倍,投诉率增长16倍,表明行业车内气味水平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为解决消费者气味抱怨问题,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各大企业纷纷加大了对车内气味的管控力度,然而,由于车内气味的复杂性,企业在车内气味改善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
为了厘清消费者气味真实需求,锁定车内气味来源物质,帮助企业提升车内气味管控效果,在前期数据调研和研究工作基础上,中汽数据提出了车内气味研究报告编制思路,并对2019年行业车内气味水平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中国车内气味研究报告。该报告是行业首个针对车内气味的专项研究报告,研究对象为气味投诉率高及关注度高的车型,从消费者车内气味感知信息、气味来源物质解析和气味综合评价方法应用三个方面对具体车型展开深入分析。
报告显示,2018-2019年气味投诉排名前50的车型主要来自上汽大众、一汽大众、长安汽车和北京现代等26个汽车品牌,基本涵盖了市场主流品牌。中汽数据从上述车型中随机选取了6款车型开展气味测试分析,分别为朗逸、迈腾、荣威eRX5、速派、风光580和天籁。
从消费者气味调研结果来看,2018-2019年有过气味投诉的车型中,超七成消费者因气味强度超过3级而投诉;排名前三的不受欢迎的气味类型为皮革味、塑料味和橡胶味,84.9%的车内有两种及以上气味;气味来源部件排名前三的是座椅、隔音棉和空调,超过六成的用户反馈气味来源于三个以上部件;从用户对车型选择推荐比例看,49%的用户明确表示是因为车内气味问题不推荐,气味对品牌推荐的影响程度不可小觑。
从气味物质解析结果来看,造成不同车型车内气味的化学物质差异较大。造成朗逸车内气味的重点物质为双二甲胺基乙基醚、N,N-二甲基乙酰胺等物质,造成迈腾和速派车内气味的重点物质为乙醛、丙醛、丁醛、壬醛等醛类物质,造成荣威eRX5车内气味的重点物质为苯并噻唑、己醛等物质,造成风光580车内气味的重点物质为2,6-二叔丁基对甲酚、环己基异硫氰酸脂、双二甲胺基乙基醚等物质,造成天籁车内气味的重点物质为2-丁基-1-辛醇、2-甲基-1-癸醇等物质。
从气味综合分析结果来看,在气味客观等级方面,六款车型的气味等级分别为4.0、3.9、3.8、3.4、3.4和3.2级;在气味类型方面,主要表现为塑料味、溶剂味和发泡味;在臭气浓度方面,数值集中在18~64,该项指标数值越小,表明车内气味消散越快;在气味愉悦度方面,六款车型分别为-3、-3、-3、-1、-2和-1。
从发布的车内气味研究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消费者对于车内气味更加挑剔,汽车企业对于车内气味的管控力度还有待加强,车内气味较好的车型所属企业往往具备完善的车内空气质量管理体系,覆盖从产品开发、车型生产到售后监测的汽车全生命周期产业链,其销售的产品车内空气质量符合相应的法规标准要求,全力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充分践行社会责任担当。
当前,健康环保已成为汽车产业绿色发展的主旋律,汽车企业应当顺势而为,持续加大对新型环保材料、绿色工艺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企业绿色制造水平和产品市场竞争力。
《2020中国车内气味研究报告》的发布,一方面可以引导市场消费者正确认识车内气味问题,避免车内气味造成的潜在影响;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汽车企业深入分析车内气味来源和特征,切实提升汽车产品品质;这对于促进汽车行业技术进步、塑造绿色品牌形象、激发企业增长活力及推动我国汽车工业深入落实绿色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高分汽车业竞争力的理论综述
国内车联网行业主要上市企业:四维图新(002405)、东软集团(600718)、启明信息(002232)、高鸿股份(000851)、易华录(300212)、银江股份(300020)、千方科技(002373)
定义
车联网是以车内网、车际网和车云网为基础,按照约定的通信协议和数据交互标准,在车-X(X:车、路、行人及云平台等)之间,进行无线通讯和信息交换的大系统网络,是能够实现智能化交通管理、智能动态信息服务和车辆智能化控制的一体化网络,是物联网技术在交通系统领域的典型应用。
从结构层次来看,车联网系统是一个“端管云”三层结构体系:第一层是端系统,第二层是管系统,第三层是云系统。
从应用分类来看,车联网可以从联网技术、应用对象和需求对象等角度来划分,无论哪种分类方式都基本涉及到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信息服务类应用、以车辆驾驶为核心的汽车智能化应用和以协同为核心的智慧交通类应用。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中国车联网行业发展三大趋势
目前汽车产业已形成共识,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生产方式向互联协作的智能制造体系演进,服务模式呈现信息化、共享化的趋势,带有鲜明跨界融合特征的智能网联汽车正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最重要的创新载体。
2、渗透率:进入加速增长阶段,用户规模进一步成长
未来几年我国仍然是全球汽车消费大国,随着智能交通的发展,我国车联网用户的规模也将逐年提升,行业渗透率将进入进入加速增长阶段。根据亿欧智库对于中国车联网行业渗透率的预测,前瞻测算,2026年我国车联网用户规模将超过4.6亿辆。
3、市场规模:2026年车联网市场规模有望超过8千亿元
我国车联网行业不断壮大的优势在于汽车市场规模大,互联网技术升级速度快,以及通信产业发达。这为行业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需求、技术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因此,在发展优势的作用下,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将继续迅猛增长。
未来几年我国仍然是全球汽车消费大国,随着智能交通的发展,我国车联网用户的规模也将逐年提升,行业渗透率将进入进入加速增长阶段。经过初步估算,车联网市场规模有望在2026年达到8千亿元,2021-2026年平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0.36%。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车联网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第1章:车联网产业综述及数据来源说明
1.1 车联网的界定
1.2 车联网相关概念辨析(车联网、智能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
1.3 车联网专业术语说明
1.4 本报告研究范围界定说明
1.5 本报告数据来源及统计标准说明
1.5.1 本报告权威数据来源
1.5.2 本报告研究方法及统计标准说明
第2章:中国车联网产业宏观环境分析(PEST)
2.1 中国车联网产业政策(Policy)环境分析
2.1.1 中国车联网产业监管体系及机构介绍
(1)中国车联网产业主管部门
(2)中国车联网产业自律组织
2.1.2 中国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现状(国家/地方/行业/团体/企业标准)
(1)中国车联网标准体系建设
(2)中国车联网现行标准汇总
(3)中国车联网即将实施标准
(4)中国车联网重点标准解读
2.1.3 国家层面车联网产业政策规划汇总及解读(指导类/支持类/限制类)
(1)国家层面车联网产业政策汇总及解读
(2)国家层面车联网产业规划汇总及解读
2.1.4 31省市车联网产业政策规划汇总及解读(指导类/支持类/限制类)
(1)31省市车联网产业政策规划汇总
(2)31省市车联网产业发展目标解读
2.1.5 国家重点规划/政策对车联网产业发展的影响
(1)国家“十四五”规划对车联网产业发展的影响
(2)“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对车联网产业发展的影响
2.1.6 政策环境对车联网产业发展的影响总结
2.2 中国车联网产业经济(Economy)环境分析
2.2.1 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现状
2.2.2 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展望
2.2.3 中国车联网产业发展与宏观经济相关性分析
2.3 中国车联网产业社会(Society)环境分析
2.3.1 中国车联网产业社会环境分析
2.3.2 社会环境对车联网产业发展的影响总结
2.4 中国车联网产业技术(Technology)环境分析
2.4.1 车联网关键技术分析
(1)数据集技术
(2)定位技术
(3)通讯技术
(4)地图技术
2.4.2 中国车联网产业科研投入状况(研发力度及强度)
2.4.3 中国车联网产业科研创新成果(专利、科研成果转化等)
(1)中国车联网产业专利申请
(2)中国车联网产业专利公开
(3)中国车联网产业热门申请人
(4)中国车联网产业热门技术
2.4.4 技术环境对车联网产业发展的影响总结
第3章:全球车联网产业发展现状调研及市场趋势洞察
3.1 全球车联网产业发展历程介绍
3.2 全球车联网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3.3 全球车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4 全球车联网产业市场规模体量及趋势前景预判
3.4.1 全球车联网产业市场规模体量
3.4.2 全球车联网产业市场前景预测(未来5年数据预测)
3.4.3 全球车联网产业发展趋势预判(疫情影响等)
3.5 全球车联网产业区域发展格局及重点区域市场研究
3.5.1 全球车联网产业区域发展格局
3.5.2 美国车联网产业发展分析
3.5.3 日本车联网产业发展分析
3.5.4 韩国车联网产业发展分析
3.5.5 欧盟车联网产业发展分析
3.6 全球车联网产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3.6.1 全球车联网企业兼并重组状况
3.6.2 全球车联网产业市场竞争格局
3.7 全球车联网产业发展经验借鉴
第4章:中国车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及市场痛点分析
4.1 中国车联网产业发展历程
4.2 中国车联网产业商业模式分析
4.3 中国车联网产业市场主体类型及入场方式
4.3.1 中国车联网产业市场主体类型
4.3.2 中国车联网产业企业入场方式(自建/并购/战略合作等)
4.4 中国智能网联(车联网)示范区建设现状
4.5 中国车联网市场渗透率
4.6 中国车联网用户规模体量
4.7 中国车联网产业市场规模体量测算
4.8 中国车联网产业市场发展痛点分析
第5章:中国车联网产业市场竞争状况及融资并购分析
5.1 中国车联网产业市场竞争布局状况
5.1.1 中国车联网产业竞争者入场进程
5.1.2 中国车联网产业竞争者省市分布热力图
5.1.3 中国车联网产业竞争者战略布局状况
5.2 中国车联网产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5.2.1 中国车联网产业企业竞争集群分布
5.2.2 中国车联网产业企业竞争格局分析
5.3 中国车联网产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5.4 中国车联网产业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5.4.1 中国车联网产业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5.4.2 中国车联网产业消费者的议价能力
5.4.3 中国车联网产业新进入者威胁
5.4.4 中国车联网产业替代品威胁
5.4.5 中国车联网产业现有企业竞争
5.4.6 中国车联网产业竞争状态总结
5.5 中国车联网产业投融资、兼并与重组状况
5.5.1 中国车联网产业投融资发展状况
(1)中国车联网产业投融资概述
1)车联网产业资金来源
2)车联网产业投融资主体构成
(2)中国车联网产业投融资汇总
(3)中国车联网产业投融资规模
(4)中国车联网产业投融资解析(热门领域/融资轮次/对外投资等)
(5)中国车联网产业投融资趋势预测
5.5.2 中国车联网产业兼并与重组状况
(1)中国车联网产业兼并与重组汇总
(2)中国车联网产业兼并与重组类型及动因
(3)中国车联网产业兼并与重组案例分析
(4)中国车联网产业兼并与重组趋势预判
第6章:中国车联网产业链全景梳理及配套产业发展分析
6.1 中国车联网产业结构属性(产业链)分析
6.1.1 中国车联网产业链结构梳理
6.1.2 中国车联网产业链生态图谱
6.1.3 中国车联网产业链区域热力图
6.2 中国车联网产业价值属性(价值链)分析
6.2.1 中国车联网产业成本效益分析
6.2.2 中国车联网产业价值链分析
6.3 中国通讯运营服务(公网/专网)市场分析
6.3.1 通讯运营服务(公网/专网)概述
6.3.2 通讯运营服务(公网/专网)市场现状
6.3.3 通讯运营服务(公网/专网)发展趋势
6.4 中国车联网内容服务供应市场分析
6.4.1 车联网内容服务供应概述
6.4.2 车联网内容服务供应市场现状
6.4.3 车联网内容服务供应发展趋势
6.5 中国车联网定位服务供应市场分析
6.5.1 车联网定位服务供应概述
6.5.2 车联网定位服务供应市场现状
6.5.3 车联网定位服务供应发展趋势
6.6 中国云计算服务市场分析
6.6.1 云计算服务概述
6.6.2 云计算服务市场现状
6.6.3 云计算服务发展趋势
6.7 配套产业布局对车联网产业发展的影响总结
第7章:中国车联网产业细分产品及服务市场发展状况
7.1 中国车联网产业细分市场结构
7.2 中国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硬件(车载终端)市场分析
7.2.1 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硬件概述
(1)汽车电子
(2)T-Box
(3)C-V2X
(4)智能芯片
7.2.2 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硬件市场现状
7.2.3 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硬件发展趋势
7.3 中国车联网市场分析:车联网前装及后装
7.3.1 车联网前装及后装市场概述
7.3.2 车联网前装及后装市场发展现状
7.3.3 车联网前装及后装发展趋势前景
7.4 中国车联网市场分析: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整车制造
7.4.1 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整车制造市场概述
7.4.2 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整车制造市场发展现状
7.4.3 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整车制造发展趋势前景
7.5 中国车联网市场分析:车联网运营服务
7.5.1 车联网运营服务市场概述
7.5.2 车联网运营服务市场发展现状
7.5.3 车联网运营服务发展趋势前景
7.6 中国车联网市场分析:车联网软件系统
7.6.1 车联网软件系统市场概述
(1)车载操作系统
(2)整车OTA系统
(3)车联网信息安全
(4)车载计算系统等
7.6.2 车联网软件系统市场发展现状
7.6.3 车联网软件系统发展趋势前景
7.7 中国车联网市场分析:车联网整体解决方案
7.7.1 车联网整体解决方案市场概述
7.7.2 车联网整体解决方案市场发展现状
(1)智能座舱
(2)车联网平台等
7.7.3 车联网整体解决方案发展趋势前景
7.8 中国车联网产业细分市场战略地位分析
第8章:中国车联网产业细分应用场景需求潜力分析
8.1 中国车联网产业下游应用场景/行业领域分布
8.1.1 中国车联网应用场景分布
8.1.2 中国车联网应用领域分布(主要应用于哪些行业领域?)
(1)车联网应用行业领域分布
(2)车联网应用市场渗透概况
8.2 中国智慧城市交通领域车联网市场需求潜力分析
8.2.1 中国智慧城市交通市场发展现状
8.2.2 中国智慧城市交通市场趋势前景
8.2.3 智慧城市交通领域车联网需求概述(特征、产品类型等)
8.2.4 中国智慧城市交通领域车联网应用需求现状分析
8.2.5 中国智慧城市交通领域车联网市场需求潜力分析
8.3 中国智慧高速公路领域车联网市场需求潜力分析
8.3.1 中国智慧高速公路市场发展现状
8.3.2 中国智慧高速公路市场趋势前景
8.3.3 智慧高速公路领域车联网需求概述(特征、产品类型等)
8.3.4 中国智慧高速公路领域车联网应用需求现状分析
8.3.5 中国智慧高速公路领域车联网市场需求潜力分析
8.4 中国智慧出行领域车联网市场需求潜力分析
8.4.1 中国智慧出行市场发展现状
8.4.2 中国智慧出行市场趋势前景
8.4.3 智慧出行领域车联网需求概述(特征、产品类型等)
8.4.4 中国智慧出行领域车联网应用需求现状分析
8.4.5 中国智慧出行领域车联网市场需求潜力分析
8.5 中国智慧港口领域车联网市场需求潜力分析
8.5.1 中国智慧港口市场发展现状
8.5.2 中国智慧港口市场趋势前景
8.5.3 智慧港口领域车联网需求概述(特征、产品类型等)
8.5.4 中国智慧港口领域车联网应用需求现状分析
8.5.5 中国智慧港口领域车联网市场需求潜力分析
8.6 中国车联网行业细分应用市场战略地位分析
第9章:全球及中国车联网企业案例研究
9.1 全球及中国车联网企业布局梳理与对比
9.2 全球车联网企业布局分析(不分先后,可定制)
9.2.1 微软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1)企业发展历程
2)企业基本信息
(2)企业业务架构及经营情况
1)企业整体业务架构
2)企业整体经营情况
(3)企业车联网产品生产布局
(4)企业车联网在华业务布局
9.2.2 谷歌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1)企业发展历程
2)企业基本信息
(2)企业业务架构及经营情况
1)企业整体业务架构
2)企业整体经营情况
(3)企业车联网产品生产布局
(4)企业车联网在华业务布局
9.2.3 苹果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1)企业发展历程
2)企业基本信息
(2)企业业务架构及经营情况
1)企业整体业务架构
2)企业整体经营情况
(3)企业车联网产品生产布局
(4)企业车联网在华业务布局
9.3 中国车联网企业布局分析(不分先后,可定制)
9.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1)企业发展历程
2)企业基本信息
3)企业股权结构
(2)企业业务架构及经营情况
1)企业整体业务架构
2)企业整体经营情况
(3)企业车联网业务布局及发展状况
(4)企业车联网业务最新布局动向追踪
1)车联网业务科研投入及创新成果
2)企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动态追踪
3)车联网业务其他相关布局动态
(5)企业车联网业务布局与发展优劣势分析
9.3.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1)企业发展历程
2)企业基本信息
3)企业股权结构
(2)企业业务架构及经营情况
1)企业整体业务架构
2)企业整体经营情况
(3)企业车联网业务布局及发展状况
(4)企业车联网业务最新布局动向追踪
1)车联网业务科研投入及创新成果
2)企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动态追踪
3)车联网业务其他相关布局动态
(5)企业车联网业务布局与发展优劣势分析
9.3.3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1)企业发展历程
2)企业基本信息
3)企业股权结构
(2)企业业务架构及经营情况
1)企业整体业务架构
2)企业整体经营情况
(3)企业车联网业务布局及发展状况
(4)企业车联网业务最新布局动向追踪
1)车联网业务科研投入及创新成果
2)企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动态追踪
3)车联网业务其他相关布局动态
(5)企业车联网业务布局与发展优劣势分析
9.3.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1)企业发展历程
2)企业基本信息
3)企业股权结构
(2)企业业务架构及经营情况
1)企业整体业务架构
2)企业整体经营情况
(3)企业车联网业务布局及发展状况
(4)企业车联网业务最新布局动向追踪
1)车联网业务科研投入及创新成果
2)企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动态追踪
3)车联网业务其他相关布局动态
(5)企业车联网业务布局与发展优劣势分析
9.3.5 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1)企业发展历程
2)企业基本信息
3)企业股权结构
(2)企业业务架构及经营情况
1)企业整体业务架构
2)企业整体经营情况
(3)企业车联网业务布局及发展状况
(4)企业车联网业务最新布局动向追踪
1)车联网业务科研投入及创新成果
2)企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动态追踪
3)车联网业务其他相关布局动态
(5)企业车联网业务布局与发展优劣势分析
9.3.6 北京千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1)企业发展历程
2)企业基本信息
3)企业股权结构
(2)企业业务架构及经营情况
1)企业整体业务架构
2)企业整体经营情况
(3)企业车联网业务布局及发展状况
(4)企业车联网业务最新布局动向追踪
1)车联网业务科研投入及创新成果
2)企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动态追踪
3)车联网业务其他相关布局动态
(5)企业车联网业务布局与发展优劣势分析
9.3.7 博泰车联网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1)企业发展历程
2)企业基本信息
3)企业股权结构
(2)企业业务架构及经营情况
1)企业整体业务架构
2)企业整体经营情况
(3)企业车联网业务布局及发展状况
(4)企业车联网业务最新布局动向追踪
1)车联网业务科研投入及创新成果
2)企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动态追踪
3)车联网业务其他相关布局动态
(5)企业车联网业务布局与发展优劣势分析
9.3.8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1)企业发展历程
2)企业基本信息
3)企业股权结构
(2)企业业务架构及经营情况
1)企业整体业务架构
2)企业整体经营情况
(3)企业车联网业务布局及发展状况
(4)企业车联网业务最新布局动向追踪
1)车联网业务科研投入及创新成果
2)企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动态追踪
3)车联网业务其他相关布局动态
(5)企业车联网业务布局与发展优劣势分析
9.3.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1)企业发展历程
2)企业基本信息
3)企业股权结构
(2)企业业务架构及经营情况
1)企业整体业务架构
2)企业整体经营情况
(3)企业车联网业务布局及发展状况
(4)企业车联网业务最新布局动向追踪
1)车联网业务科研投入及创新成果
2)企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动态追踪
3)车联网业务其他相关布局动态
(5)企业车联网业务布局与发展优劣势分析
9.3.10 高新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1)企业发展历程
2)企业基本信息
3)企业股权结构
(2)企业业务架构及经营情况
1)企业整体业务架构
2)企业整体经营情况
(3)企业车联网业务布局及发展状况
(4)企业车联网业务最新布局动向追踪
1)车联网业务科研投入及创新成果
2)企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动态追踪
3)车联网业务其他相关布局动态
(5)企业车联网业务布局与发展优劣势分析
第10章:中国车联网产业市场前景预测及发展趋势预判
10.1 中国车联网产业SWOT分析
10.2 中国车联网产业发展潜力评估
10.3 中国车联网产业发展前景预测(未来5年数据预测)
10.4 中国车联网产业发展趋势预判(疫情影响等)
第11章:中国车联网产业投资战略规划策略及发展建议
11.1 中国车联网产业进入与退出壁垒
11.1.1 车联网产业进入壁垒分析
11.1.2 车联网产业退出壁垒分析
11.2 中国车联网产业投资风险预警
11.3 中国车联网产业投资价值评估
11.4 中国车联网产业投资机会分析
11.4.1 车联网产业产业链薄弱环节投资机会
11.4.2 车联网产业细分领域投资机会
11.4.3 车联网产业区域市场投资机会
11.4.4 车联网产业空白点投资机会
11.5 中国车联网产业投资策略与建议
11.6 中国车联网产业可持续发展建议
图表目录
图表1:车联网专业术语说明
图表2:本报告研究范围界定
图表3:本报告权威数据资料来源汇总
图表4:本报告的主要研究方法及统计标准说明
图表5:中国车联网产业监管体系
图表6:中国车联网产业主管部门
图表7:中国车联网产业自律组织
图表8:中国车联网标准体系建设
图表9:中国车联网现行标准汇总
图表10:中国车联网即将实施标准
图表11:中国车联网重点标准解读
图表12:截至2022年中国车联网产业发展政策汇总
图表13:截至2022年中国车联网产业发展规划汇总
图表14:31省市车联网产业政策规划汇总
图表15:31省市车联网产业发展目标解读
图表16:国家“十四五”规划对车联网产业的影响分析
图表17:政策环境对车联网产业发展的影响总结
图表18: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现状
图表19: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展望
图表20:中国车联网产业发展与宏观经济相关性分析
图表21:中国车联网产业社会环境分析
图表22:社会环境对车联网产业发展的影响总结
图表23:车联网关键技术分析
图表24:中国车联网产业科研投入状况
图表25:中国车联网产业专利申请
图表26:中国车联网产业专利公开
图表27:中国车联网产业热门申请人
图表28:中国车联网产业热门技术
图表29:技术环境对车联网产业发展的影响总结
图表30:全球车联网产业发展环境概况
图表31:全球车联网产业技术环境
图表32:全球车联网产业政策环境
图表33:全球车联网产业市场规模体量
图表34:全球车联网产业市场前景预测(未来5年数据预测)
图表35:全球车联网产业发展趋势预判
图表36:全球车联网产业区域发展格局
图表37:全球车联网产业重点区域市场分析
图表38:全球车联网企业兼并重组状况
图表39:全球车联网产业发展经验借鉴
图表40:中国车联网产业发展历程
图表41:中国车联网发展阶段
图表42:中国车联网产业市场主体类型
图表43:车联网产业利益相关方
图表44:中国车联网产业企业入场方式
图表45:中国车联网产业市场供给水平分析
图表46:中国车联网产业市场规模体量测算
图表47:中国车联网产业市场发展痛点分析
图表48:中国车联网产业竞争者入场进程
图表49:中国车联网产业竞争者区域分布热力图
图表50:中国车联网产业竞争者发展战略布局状况
图表51:中国车联网产业企业战略集群状况
图表52:中国车联网产业企业竞争格局分析
图表53:中国车联网产业市场竞争态势
图表54:中国车联网产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图表55:中国车联网产业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图表56:中国车联网产业消费者的议价能力
图表57:中国车联网产业新进入者威胁
图表58:中国车联网产业替代品威胁
图表59:中国车联网产业现有企业竞争
图表60:中国车联网产业竞争状态总结
图表61:中国车联网产业资金来源
图表62:中国车联网产业投融资主体
图表63:中国车联网产业投融资汇总
图表64:中国车联网产业投融资规模
图表65:中国车联网产业投融资发展状况
图表66:中国车联网产业兼并与重组汇总
图表67:中国车联网产业兼并与重组动因分析
图表68:中国车联网产业兼并与重组案例分析
图表69:中国车联网产业兼并与重组趋势预判
图表70:中国车联网产业链结构
图表71:车联网产业链构成
图表72:车联网产业链全景
图表73:中国四大车联网产业链雏形
图表74:中国车联网产业链生态图谱
图表75:车联网产业生态体系
图表76:中国车联网产业链区域热力图
图表77:中国车联网产业成本效益分析
图表78:中国车联网产业价值链分析
图表79:中国车联网参与主体收费模式
图表80:中国车联网基本价值链
图表81:通讯运营服务(公网/专网)市场现状
图表82:通讯运营服务(公网/专网)发展趋势
图表83:车联网内容服务供应市场现状
图表84:车联网内容服务供应发展趋势
图表85:车联网定位服务供应市场现状
图表86:车联网定位服务供应发展趋势
图表87:云计算服务市场现状
图表88:云计算服务发展趋势
图表89:中国车联网产业细分市场结构
图表90: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硬件市场现状
图表91: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硬件发展趋势
图表92:中国车联网前装及后装市场发展现状
图表93:中国车联网前装及后装发展趋势前景
图表94:中国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整车制造市场发展现状
图表95:中国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整车制造发展趋势前景
如需完整目录请联系客服
1000字汽车专业就业前景调查报告(写的好的给5星)
正 文
有关国家竞争力的观念经历了一个不断的演化修正过程,测度方式也与时俱进。古典经济学者主要以拥有数量衡量或比较国家间竞争力,早期的比较优势理论即在于尝试阐释国家间如何竞争。然而,经济学家渐渐明白仅靠拥有量的比较并不足以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进入20世纪,从熊彼特到波特等更多学者的理论贡献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竞争力的意义。
一、当代关于竞争力问题的各种学说
(一)创新说
熊彼得(J.A.Schumpeter)在1934年所著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了经济创新的概念,他认为:“创新”是指“企业家实行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结合”,它包括以下五种情况:(1)引入一种新的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2)用一种新的生产方式;(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4)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5)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创新的产生离不开对知识和技术的投资。若是竞争对手无法迅速察觉新的竞争趋势,最先发明创新的企业可能因此改写彼此的竞争态势。新技术、客户新需求、新的产业环节、压低上游成本、法令规章的改变等都是造成竞争优势改变的因素。
著名的管理学大师波特教授也很看重创新在企业取得竞争优势时所扮演的角色。他所谓的创新不仅指技术上的改善,而且指做事方法的改进,比如新的促销方法、新的组织方式。一个企业在竞争对手没有觉察的情况下,首先用创新观念,很可能由此而改变双方的竞争优势。波特认为,进入国际市场中进行竞争的企业,在创新时必须同时考虑国内市场的需求和国际市场的需求。如果企业过份拘泥于国内市场的需求,会损害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这主要是由于国际市场上的客户对产品的需求不同于国内市场上的客户对产品的需求。而且,专注于国内市场的厂商创新压力较小,创新的意愿也较弱。需要指出的是,波特教授在竞争力问题研究方面更大的贡献则是其钻石理论。
(二)钻石体系说
波特的“钻石体系说”认为:一个国家的生产因素、需求条件、支援与相关产业、企业策略、结构与同业竞争、机会变数与等因素是国家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由于波特把上述要素罗列为类似钻石的菱形图形,所以也有人称其为“菱形理论”。
波特认为,充沛的天然是国家竞争优势的第一个关键要素。同时,他也承认,国家缺乏某些生产因素时,这种不利现象也可能转换成产业升级的动力与压力。国家竞争优势的第二个关键要素是国内市场需求。在波特看来,国内市场大小与国家竞争优势并没有必然的关系;相反,如果能激发企业竞争,抢先发展高级与精致的产品,领先国际市场声势,本国市场即使规模不大,照样可以形成产业的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的第三个关键要素是支援性与相关产业的表现。产业能够体系化,不但有彼此拉拔效果,甚至能转换成其他国家无法仿效,也无可取代的竞争优势。第四项影响国家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是企业策略、结构与同业竞争。企业是创造国家财富的基本单位,企业体也是民族性的展现。民族性格不同,企业经营与竞争的形态自然也会有所不同。机会变数是影响国家竞争优势的可变因素。机会的来源可能是自然演化的,也可能是由一个偶然的促成,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去捕捉稍纵即失的机会。最后一项可变因素是。过分的干预和极度的放任是不可取的两个极端,合理的选择应该是以产业政策等方式适度的介入。
波特认为,由产业国际竞争力所决定的产业兴衰从根本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命运。在此基础上,波特把一国产业参与国际竞争过程分为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财富驱动等四个阶段。他认为国家竞争优势的源泉在于各个产业中的企业的活力,他尤其关注企业的竞争优势。如果国家能为企业提供诸如此类的良好环境,产业生产力得以大幅度提高,国家也将连带受益,国力也会增加。为此,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价值链概念,认为企业内各部门间若能连结为一链状机能,将提升产品价值,进而形成本身竞争力。在波特看来,并非价值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创造价值,那些真正创造价值的经营活动,就是企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
(三)制度说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斯强调了制度对于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性。他对那种把产业革命的原因归结于偶然技术革命的说法不以为然。而认为应把目光转向一个社会如何从封建制度以及产权系统的漫长孕育过程中脱胎走向现代化阶段。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发展正是西方兴起的原因。对一个国家而言,除非现存的经济组织是有效率的,否则经济增长不会简单地发生,即“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要保持经济组织有效率,需要在制度上作出合理的安排,以造成一种刺激,将个人的经济努力变成私人收益率接近社会收益率的活动(所谓正当的经济活动)。由此而来的结论是,社会发展和变革一定表明该社会的产权制度越来越能有效地调动个人的积极性,从而把有限的和精力用到对社会最有益的活动中去,而不是相反。如果这种制度安排十分有利的话,还可以克服环境(自然和社会)的不足。
美国另一位经济学家曼库尔·奥尔森也强调制度的重要性,他认为经济发展与否取决于制度安排。进而,一国的竞争力归根结底与一国的制度安排有关。奥尔森指出:当许多发达国家一直徘徊不前时,有一些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方面却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这种大相径庭的经济结果,决非是因为不同的国家拥有各异的资本或其他。一般来说,这一切也并非是由于那些经济状况最佳的国家获得了很多的资本,或某些国家的人民曾经被迫大量地去储蓄,更不是源于这些国家人均享有极多的土地和丰富的自然。经济上成功的国家往往拥有各种各样的制度——即不同的法律和组织安排以及经济政策,而那些在经济上不那么成功的国家则缺少这些制度。换言之,一个国家的制度的质量在根本上决定了其经济成效。在奥尔森看来,市场制度在一开始总不是完善的,只要其基本的框架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即使在某些方面有缺陷,仍不妨碍经济成长。不可能等什么都安排好了之后,再来发展。他认为,只有在那些稳定的、充满信任感的和发达的民主社会中,一个繁荣市场所需要的权利从长期来看才有依靠。
二、关于竞争力问题的其它观点
(一)WEF和IMD的观点
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IMD)这两个竞争力的权威评价机构阐发了自己的观念。认为国际竞争力是指一国的企业或企业家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和劳务的能力,其价格和非价格特性比竞争对手更具有市场吸引力。他们认为,国际竞争力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内部效率形成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是由环境左右而形成的竞争力,后者是更主要的内容。所以在他们看来,国际竞争力既产生于企业内部效率,又取决于国内、国际和部门的环境。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的重点是受环境左右而形成的竞争力。
世界经济论坛的《全球国际竞争力报告》以未来5-10年的中长期人均GDP的经济增长为基础,建立多因素决定的系统评价体系,其理论基础是新古典学派经济增长理论、技术进步内生化经济增长模型和大量经验性研究文献的综合。而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的《世界国际竞争力年鉴》从国际竞争力概念的定义出发,着眼国家整体的现状水平、实力和发展的潜力,兼顾国际竞争的资产条件和竞争过程、国内经济与全球经济、引进吸收与输出扩张、个人风险与社会凝聚力的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四大平衡关系,强化市场经济理论在系统描述中的评价原则的开发与运用,建立系统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两机构都是从国内经济实力、国际化、管理要素、金融、基础设施、企业管理、科学技术、国民素质等角度来评价各国竞争力。
(二)综合国力论
有些学者则认为国家竞争力是一国综合国力的体现,如汉斯·摩根索认为国家竞争力不仅以一国创造财富的能力为标志,而且体现于一国蕴涵的军事能力、政治能力、文化能力及外交能力。他认为,国际纷争的背后,无不掩藏着争夺国家间的权力这一本质。
日本人则把综合国力分为三个侧面:一是国际贡献能力,包括经济、金融、科技、财政实力和对外活动积极性以及在国际社会中的活动能力;二是生存能力,包括人口、、经济和防御实力、国民意志、友好同盟关系;三是强制能力,包括军事实力、战略物资和技术、经济、外交能力。其测算综合国力是用社会调查法,亦称德尔菲法。这是一种直观判断预测方法,它是按“国力贡献能力”、“生存能力”、“强制能力”三个侧面指标化进行调查,再按调查结果评分统计,最后取平均值即为国力值。
美国乔治敦大学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克莱因也曾提出过一个公式,其综合国力方程为:综合国力=(基本实体+经济能力+军事能力)*(战略意图+国家意志)。克莱因的综合国力方程把决定综合国力的众多要素大大简化了,其战略目标、国民意志、要素、政策水平等要素也很难找到一个客观统一的估价标准,因而克莱因评分往往带着各评分人主观臆断的偏见。同时,克莱因公式是静态的,即没有从时间流程变化来估算综合国力,无法评价同一国家在各不同历史时期的综合国力变化状态。
德国物理学家富克斯于1965年出版了轰动世界的《国力方程》一书。作者用的是一种物理学上科学简化基本变量、以外推法的派生公式为基础的科学方式,选择类似于生物种类逻辑增长的数学公式作为计算国力及其基本要素(如人口、钢、能源等)的公式,即用定量分析方法研究世界各国的国家综合实力与潜力。公式为:Mt=0.5〔(Ms)t+(Me)t〕。式中,Mt表示t时期的国家力量指数;(Ms)t和(Me)t分别表示t时期的钢和能源指数。后来,富克斯在18年版的《明天的强国》一书中,重新修正了他原来的某些预测。根据中国从1950到15年间25年的人口增长、钢铁生产和能源消费等方面数据都比美国和西欧发展要快的事实,富克斯预言,下一个世纪将是中国世纪。
(三)政策论
政策论认为的产业目标、保护政策、奖励出口以及补贴等手段是国家竞争力之本。这样的论点主要是根据日、韩等国家对汽车、钢铁、造船与半导体等少数大型产业的研究而来。但是,这种论点有明显偏颇之处。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意大利,产业政策的影响力相当薄弱,但是意大利的出口成长率一度仅次于日本,高居世界第二位,该国的生活水准也不断提升。即使在有强势的日本和韩国,干预成效也不尽如人意。在日本,传真机、机器人和先进材料等重要产业中,的影响力很微弱;日本的许多成功企业,例如汽车业,实际上并不是扶植的对象。首先打入美国市场的本田汽车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遭到来自有关部门的重重阻挠几乎被迫歇业;而日本从11年开始积极推动的飞机工业以及18年开始的软件工业至今也未能跃升到国际领导地位。有的行业虽然在的保护下获得了成功,却付出了更为昂贵的代价。韩国野心勃勃地投入石化、机床等产业,但是成绩同样乏善可陈。环视各国,凡是强力介入的产业,绝大多数无法在国际竞争中立足。这说明,在产业的国际竞争中,固然有它的影响力,但决非主角。
(四)管理文化论
管理文化论认为企业是创造国家竞争优势的主体,企业管理文化论也构成了研究这一课题的一个视角。这种理论认为,每个社会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包括显性的意识形态和隐性的集体意识,它们共同决定着社会的行为准则和人们的理想追求,从而决定着一个国家经济生活的组织方式并进而影响着经济发展的效率和速度。如日本传统的文化理念形成了日本企业独特的经营模式,其中集体领导、劳资协作、终身雇佣制、全面质量管理常被认为是日本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这一理论的贡献在于看到了企业管理文化对企业经营效率的深层作用,但忽视了另一个基本事实,即并不存在一个通用的企业文化模式,在特定时期创造出竞争优势的文化理念在其它场合有可能成为企业发展的阻碍。在90年代日本企业正面临着这一困境。作为回应,本田汽车最近反过来取了美国式的个人负责制,以终身雇佣制著称的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也结束了永不辞退工人的历史。
(五)劳工组织论
劳工组织论从集体行动的非理性角度理解一国的竞争优势,他们认为工会是一种组织,是阻碍技术改进和经济成长的障碍。工会为了维持既得利益,千方百计阻止先进的自动化技术推行,妨碍了对人力资本根据效率所作出的边际调整;工会制造了劳动力要素的二元市场结构并形成了工资刚性,阻碍了自动化技术的推行和跨工种的合作。根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调查,如果按工种、按工序比较,美国汽车业装配工人的个体效率并不低于日本工人,但是如果比较整个生产体系的效率,日本企业却要高得多。其主要原因是日本企业分工灵活,工序协作好。美国工会为了保护会员的就业权利,防止资方削减雇工人数,就在劳资谈判时把工种分得很细,其结果是既妨碍了自动化的推行,也阻碍了工序间的合作,从而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丧失了劳动力。这一理论所涉及的仅仅是产业竞争中的一个现象,它并不能揭示出国家竞争优势的创造源泉和因素。
综观有关竞争力问题的各种理论和观点,我们不难发现,早期的经典理论仅仅是为我们提供了探讨竞争力问题的一个切入点,并不足以解释问题的全部。后来学者的贡献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我们对竞争力问题进行研究的视野,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系统而成熟的理论框架,指导人们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竞争力的深层次问题,这不能说不是一个缺憾。
学汽修的发展前景怎样
专业前景
(1)汽车维修市场的新变化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汽车维修这一行业即脏又累,很少有人愿意从事这一职业。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和改革的深入及高新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汽车维修企业近年来迅猛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这一行业已开始走向成熟,汽车维修市场出现了新的变化,汽车维修企业向大规模、高档次、高水平发展。一些新企业投资几百万、几千万,建造现代化厂房、办公楼、职业宿舍、卫生间和豪华的业务室,购置美、德等国家生产的先进维修设备和检测仪器,老企业也纷纷装修、增添设备。在重视“硬件”投资的同时,也注重“软件”上的水平,技术工人必须经培训持证上岗,同时重视汽车维修新技术培训。各维修企业都在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道路。
(2)传统维修方式的改变
由于现代轿车从结构到控制技术已经高科技化,再用过去“手艺修车”的方式已行不通,单靠经验大拆大卸的解体方法已不适应现代汽车维修。现代汽车科技含量高,必须取不解体方法,用检测仪进行诊断,正确地寻找出故障及产生故障的原因,制订排除故障方案。这是规范化的修车方法。
(3)现代汽车维修对从业人员的要求
现代汽车的科技含量高,维修方法要求规范化,诊断检测设备的智能化、自动化,要求维修企业的从业人员必须以技术型为主。在理论上应具备:对现代轿车的结构原理比较熟悉,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对传感技术、液压控制、自动控制技术比较熟悉,有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能直接阅读英文维修手册;在实践技能方面,应能熟练掌握和使用智能化的仪器来检测诊断和维修现代轿车出现的故障。“机电一体化”是当今世界技术领域里的一个新学科,现代汽车可以说是“机电一体化”的典型应用,这就要求维修企业的从业人员不仅要掌握机械原理构造,而且要有电控理论知识。
(4)当前从业人员素质调查
目前,国内维修企业的从业人员技术素质普遍偏低,总体的技术水平不能适应汽车新技术的发展需要。据统计,现有维修企业的从业人员中有85%以上是高中、初中甚至小学毕业生,10%来自各类技术学校,不到5%为大中专以上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人员分布来看,5%的高学历人员部分从事相关企业管理工作,10%的各类技校生正在成为企业的骨干,而85%的中小学毕业生都在生产一线工作,而且技术水平提高较慢,由此看来,维修企业正需要有理论基础,经过正规培训的技术型人才,这类人才经过实践锻炼后能迅速提高,他们直接充实到生产一线,提高整体技术水平。
(5)当前汽车维修中高级从业人员市场需求调查
从最近召开的全国高级技能人才培养与研讨会上获悉,我国目前技术工人队伍结构中,技师以上、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的比例仅为4:8:31:57,而发达国家的比例为11:23:49:17,显然,我国中高级技术人才短缺情况十分严重。其中尤其以汽修、数控等热门专业为代表,被称为“高级蓝领”的高级技工已经成为稀缺,“高级蓝领”出现断层的消息屡屡见诸报端。据预测,到2005年,我国汽车维修方面中高级技术人才缺口将达到200万,目前,北京、深圳、上海、广州等地汽车维修高级技工的薪金待遇更是可以和研究生相媲美,从这一系列数据看来,学习好汽修,掌握一门过硬的本领,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现在车辆工程考研,一般都分好多方向.我打算考这个专业,所以留意了一下,一般各个高校分的方向不同,但不外乎车辆系统动力控制,车辆仿真,车辆电子控制技术,车身设计,车辆故障诊断及检测,以及电动车辆技术等.
请在读的或者已经工作的车辆研究生帮我回答下这几个方向哪个更有前途?
哪个以后发展空间比较大点?
车辆系统动力控制,车辆仿真,车辆电子控制技术、电动车辆技术比较好。但是要看你的基础以及特长。如果原来是学车辆工程或内燃机工程的建议搞车辆系统动力控制或车辆仿真,其中车辆仿真容易做课题,但是最好要读到博士后再就业。车辆电子控制技术最好有扎实的电子基础,工作也跟车辆没有太多关系,大多是做某部件的控制技术。电动车辆技术要求有一定的电力电子基础,适合本科学电机控制、电力的学生。车身设计本科就够了,基本就是高级操作工,天天画图,反正我没有兴趣。车辆故障诊断及检测是不是原来汽车运用工程或者叫车辆载运工程的专业呀,好像不太好!
如何看待中国的汽车市场及发展前景
学汽修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和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汽修行业的需求也在逐渐增长。以下是一些关于学汽修发展前景的看法:
汽修行业的需求不断增加: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汽车维修和保养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从汽车故障排查、日常保养、美容护理到维修服务,汽修行业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为从业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汽修行业的技术要求不断提高: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汽修行业的技术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掌握先进的汽修技术可以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同时为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汽修行业的薪资水平较高:汽修行业的薪资水平相对较高,尤其对于技术精湛的汽修师傅而言,薪资水平会更高。此外,随着工作经验和技能水平的提高,薪资增长的空间也更大。
汽修行业的发展趋势向好:随着环保、能源等问题的日益突出,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未来汽车市场的重要发展方向。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为汽修行业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总之,学汽修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但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先进的汽修技术,以适应行业的需求和变化。同时,也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以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现代汽车开了10万公里还能开多久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未来十年,我国仍将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同步加速发展的阶段,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收入将持续增长,国家也将继续出台有利于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加之二、三线城市及农村市场的汽车需求增加,预计我国汽车消费市场将进一步扩大。
近年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内知名汽车企业逐渐涌现,汽车生产核心技术和新技术逐渐为国内企业所掌握,出口规模逐年扩大,我国已经具备了向汽车制造国转变的基础。为了实现转变的目标,我国必须首先形成多家规模化、集团化企业,兼并重组势在必行,自主品牌必将成为未来大力扶持的对象。随着近期整车及汽车零部件支持政策的陆续颁布,未来行业的发展重点着重体现在加强自主品牌企业技术开发力度;鼓励提高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实施品牌经营战略。未来自主品牌汽车产品所占的市场份额可望逐步扩大,技术实力也会迅速提升,中国的汽车市场将逐步由汽车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2020年美国新车质量报告!美韩系第一,特斯拉垫底,日系意想不到
理论上一辆车只要按时保养以及规范用车的话跑100万公里以上是没有问题的,目前世界上公里数最多的是1966年沃尔沃P18000S,开了接近418万公里;不过现实当中,根据机动车新规规定,小、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大型非营运轿车以及轮式专用机械车无使用年限限制,报废行驶里程参考最大值为60万公里。
对于大部分用车家庭
日常代步占主要用车目的,但对于车辆的实用性与性能同样重要,而其实任何一辆车都不同,所以能跑多少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数字,这与车主日常的保养,驾驶习惯以及路况等因素相关。
而近期美国《iseecars》二手车网站公布了一份研究报告,以1981年至2018年生产的车型为样本,对该网站所售出的1380万辆二手车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超过20万英里(国内321868公里)车型的比例数据。
现代汽车质量怎么样?
JD?Power美国2020年新车质量研究报告(IQS)排名已经出炉,该报告是基于车主拥车后90天内的新车进行质量调研,每100辆汽车遇到的问题数量,分数越低,代表着质量越优秀。
美韩系表现出色
道奇(Dodge)与起亚(Kia)和并列排名第一,百车故障数仅有136个,远远低于行业平均故障值的166个。
在该项研究开始以来数十年中,道奇(Dodge)是唯一一家夺得过第一的美系品牌。
除此之外,雪佛兰、Ram、GMC、JEEP、别克、凯迪拉克这六个美系品牌的质量表现也很优秀,均低于行业平均故障值。
韩系的表现同样比较令人满意,除了起亚获得了质量最佳之外,现代高端品牌捷尼赛思的新车百车故障数为142个,现代品牌则为153个,均低于行业平均故障值。
特斯拉的百车故障数达到250个,排名垫底。
其实特斯拉的质量口碑一直以来都并不出色,而且它还不允许JD?Power在15个州联系车主收集信息,因此以往特斯拉并没有在榜单上面出现过。不过这一次JD?Power从其他州得到了足够的调查,而结果确实也非常令人失望,每100辆汽车中问题数高达250个,比行业平均值多了84个。
豪华品牌质量表现令人失望
路虎的质量表现也十分不堪,百车故障数高达228个,比特斯拉高一个排名。令人没想到的是,奥迪在美国市场的新车质量表现会如此差劲,百车故障数高达225个。
不过似乎我们熟悉的主流豪华品牌表现都有些令人大跌眼镜,沃尔沃新车百车故障数高达210个,梅赛德斯奔驰百车故障数则为202个,捷豹新车百车故障数为190个,宝马相对奔驰、奥迪表现稍微好一些些,但是百车故障数也达到176个。
日系品牌质量下降明显
令人意外的是,丰田与本田这两个品牌在行业中几乎一直被视作质量标杆,但是在此次调研中,表现也并不出色,两个品牌的新车百车故障数均177个,同样高于行业平均值。
而一直以来以可靠性著称的雷克萨斯百车故障数值也达到159个,日产仅次于雷克萨斯,百车故障数为161个。
不知道各位看了这份榜单是什么感想,反正对于小编来说,是有些意外的,希望对大家购车有所参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无人驾驶发展现状
现代起亚集团,是一个在全世界都排的上号的汽车集团。而北京现代、东风悦达起亚作为其在国内的代言人,表现的也是可圈可点的。虽说今年由于种种原因,韩系车单位销量来了一个大跳水,但我们抛开政治因素而言,韩系车的整体水平还是值得我们肯定的。
首先,三大件方面,虽不及德日表现的那么出色,但绝不逊色于除此二之外的任何民用品牌。发动机,有好几款入选了沃德十佳,相信这是很有利的说明。变速箱,派沃泰的at变速箱在中低端民用领域虽然没有得到很多的装机,但其稳定性、经济性绝对值得我们信赖。无论是在原来的h6、还是现在的博瑞身上,都能看到它的身影。此外,它还是最早研发并量产8at的几个厂家之一,其实力不容小觑。再聊回双离合,摩比斯的综合性能可能不及大众的dq系列,但在稳定性方面似乎略胜一筹,可能这和其装机量少有一定关系。但不可否认,它的产品值得我们的认可。而关于底盘方面,其表现可能不及变速箱发动机那么出色了,因为底盘的调教是一个不断积累数据、不断调试、不断改进的过程,谁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很简单的说,弹簧软、减震硬,就会让人觉得低速特别舒服、高速特别颠。总而言之,其三大件的稳定性绝对值得肯定,大街上跑的伊兰特、名驭出租车就是很好的说明。
其次,再聊聊产品力吧,这个可能是韩系的薄弱点。虽然其产品销量不错,保有量也不低,但还是因为发展时间不长、市场占有率较德日系较低等原因,使其保值率较低、产品力不足。但其发展势头仍旧是很猛的。它给我们的印象,就是外观出色、配置丰富(近年来逐渐被国产所超越)、价格不算高、而且质量还不错,所以其销量一直不错。
最后,简单说说我个人对于韩系的一些看法吧。从各种媒体渠道,我们常看到“国产已经全面超越韩系”、“买日系是不爱国,买韩系纯粹就是脑子有问题”等言论,对于其合理与否,个人不做评价,因为每个人都有发表自己独立见解的权利。但个人认为,国产距离韩系至少还有10年的距离。不说我们的汽车工业发展起步晚、而且长期沦为“代工厂”;不说由于制度因素导致国内汽车出厂标准极低;不说我们大部分的发动机都是逆向研发国外发动机;不说我们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vt变速箱稳定性还有待考虑、而东安的6at还没有量产装机,即使装机了也无法适配大排量高扭矩发动机;光就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匹配和油耗的控制方面,就够我们研究一阵子了。不是我们用的东西不好,而是我们缺少技术和数据的积淀。因为给你再好的东西,一个普通人也无法做出顶级厨师的味道,因为需要经验的积累,汽车研发和调教亦是如此。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将发力方向放在三大件方面,而不是外观、内饰、配置的盲目堆积。差距不可怕,而掩耳盗铃、自以为是的想法才是最不可取的。
在别的国家还在刀耕火种、牧马喂羊的时期,我们的船队早就抵达了如今的南亚地区;在世界还在凭感觉辨别方向的时候,我们已经开始用指南针来指出方位;在世界还在依靠书信传递地震报告的时候,我们已经用上了地动仪?有记录的历史才几千年,我们中华民族领先了将近三分之二的时间。而近代,我们不过是打了一个小盹,错过了发展的时机,从而落后了200多年,但现在我们已经醒来了、而且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追赶着,怕什么,相信我们一定能重回往日的辉煌,继续描绘属于中华民族的璀璨画卷。
很多人说国产车已经超越韩系,国产车估计抄袭斯汀格也抄不出来?还超越!哎自大。斯汀格作为c级车,4秒破百直接登上美国今年的汽车周刊封面,直接震慑到了宝马m级轿跑!而且人家的三大件可全是自己研发的?
国产目前连个像样的6at都做不出来,全球销量韩系加起来可以秒掉中国所有车销量?
言归正传,本人名图尊贵版,4万公里无任何问题,偶尔轻微异响,同年一起买的朋友的凯美瑞发动机爆震,表弟本田雅阁刹车不灵和机油问题,叔叔的凌派油泵问题,综合油耗7.9,来回佛山市区郊区,现代的质量确实还行,驾驶感觉底盘和雅阁,凯美瑞区别不大,不过没有另外一个表弟的蒙迪欧底盘好。
韩系车为了竞争力拼命上配置又要保证低价其他地方自然要省了发动机虚参数底盘松散整车异响韩国人造的车总是以控制成本为首要!最终看你自己的需求,感觉最近几年国产车也不错的!支持国产,哈哈~~~
现代车的缺点:
1、底盘不行,开过德日的车都知道。
2、时间长了费油。
3、工艺不好,看看韩国车,时间长了操作台都有异响。
4、转向虚位略大,没有路感。
5、悬挂设定偏硬,底盘不够帖服。
6、后排几乎没有储物空间。
7、厢用大量的塑料(观感不差)。
8、座椅略显单薄,后排并非独立头枕,靠背偏软。
9、后排无法放倒,影响尾厢扩展性。
10、低配车型装备太少,不实用。
优点:
1、外形设计年轻时尚,有特点。
2、车身尺寸处于同级上等水平。
3、发动机怠速安静,行车时发动机隔音也是同级优秀水准。
4、底盘结实,行驶在烂路上没有杂音。
5、稳当的下盘和灵巧的身段,造就一定的驾驶乐趣;。
6、车厢设计新颖、年轻;前排储物空间丰富实用,有很好的便利性。
7、车内空间在同级中属于宽敞,常态下的尾厢工整平坦,实用性高。
我是一个现代车的用户,我买的是IX35,现在已经6年了。说实话,北京现代的车真心不错。
第一,车型比较丰富,从入门级到中高级,还有SUV,可选余地比较大。
第二,价格相对便宜,尤其是年底促销时,优惠幅度大。
第三,最重要的质量。我IX35已经买了6年了,现在已经跑了5万多公里,从来没有出现过问题,小毛病也没什么,除了更换过灯泡(不是大灯),还真没修过什么。
整体上说,北京现代车辆,质量还是不错了。记得北京现代刚建厂时,曾经出过一批简配的索纳塔出租,当时的问题巨多,几乎是每辆车都有毛病,一时间有关现代车质量差的印象真是深入人心。其实,当时的情况也是有原因的,首先是钢建厂,生产线磨合和员工技术水平不过关,再加上购价格便宜,是简配车等,都导致了第一批车的质量低劣。
如今,北京现代的产量和销量已经跻身国内汽车主机厂排名的前列。随着产量和销量的上升,厂家有资金用于品质的提升,因此质量水平也是不断提高,这也是国内各个汽车厂家必走都一个发展过程。
我国的无人驾驶起步并不晚,产业热点已经形成。20世纪50年代开始,以计算机为象征、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孕育兴起;90年代进入加速期,涌现出一批互联网企业,互联网得到快速普及。我国无人车商用已经进入到实质性阶段,随着企业投入、引导、社会关注,无人驾驶汽车的产业热点已经形成。
中国无人驾驶汽车行业发展周期
目前,无人驾驶汽车行业发展尚且不够成熟,但整体环境发展态势良好。国内无人驾驶汽车仍处于研发测试阶段,在技术上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进步空间。同时,产品、市场和服务等方面可变动空间大,行业的商业模式也正处于摸索阶段。随着无人驾驶汽车技术和当时的5G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各地的积极推进,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车企将加快落地无人驾驶路测项目。总体来看,中国无人驾驶汽车行业在不断的研发测试阶段,处于行业的导入期。
列入国家顶层发展规划
2015年起,中国开始将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纳入国家顶层规划中,以求抢占汽车产业转型先机,强化国家竞争实力。从2015年至2020年,中国无人驾驶汽车相关政策密集出台,关注点从智能网联汽车细化至无人驾驶汽车。2020年初,国家相继出台《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与《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两项方案,进一步明确自动驾驶战略地位与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无人驾驶汽车生产情况
中国无人驾驶汽车行业目前及将来一段时间内还将处于研发的初级阶段,国内无人驾驶汽车量产时间最早大概出现在2022年左右,因此2014-2018年中国无人驾驶汽车行业的发展,主要还是以技术研发为主,预计随着国外技术成熟度的不断提升,国内各车企参与无人驾驶汽车研发的积极性将水涨船高。
使用无人驾驶汽车意愿
根据Ipsos益普索发布一项最新调查《憧憬无人驾驶汽车——2018全球无人驾驶汽车消费者调查》的报告显示,2018年,46%的中国人受访者最有可能使用无人驾驶汽车;9%的中国消费者不愿意使用无人驾驶汽车;45%的消费者持观望不确定的态度,但对无人驾驶汽车的想法很感兴趣。
虽然目前使用无人驾驶汽车的意愿不是很强,但随着无人驾驶总体技术及各项关键技术成熟,智能网联汽车自主研发体系、生产配套体系及产业群得以建立,消费者的意愿会增强。
中国无人驾驶汽车行业发展前景
中国无人驾驶汽车行业目前及将来一段时间内还将处于研发的初级阶段,国内无人驾驶汽车量产时间最早大概出现在2022年左右,因此2014-2018年中国无人驾驶汽车行业的发展,主要还是以技术研发为主,预计随着国外技术成熟度的不断提升,国内各车企参与无人驾驶汽车研发的积极性将水涨船高。
随着我国北斗导航系统的完善,基于导航技术以及地图的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也将会得到国家以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保证我国无人驾驶汽车技术与国际研究水平的接轨。
预计随着国外技术成熟度的不断提升,国内各车企参与无人驾驶汽车研发的积极性将会不断提高,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和IHS Automotive预测,到2035年全球无人驾驶汽车销量将达到2100万辆左右,而中国市场的份额约为24%左右,约为504万辆,其市场前景非常可观。
——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无人驾驶汽车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