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没有补贴依然增长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成熟

2.2022年国内外贸出口数据是否真实

3.四大品牌皆“触电”,奇瑞打出新能源战略“组合拳”

4.出口海外步伐愈加稳健 鑫源集团为何能迅猛崛起?

2022年新能源汽车出口数据分析_2022年新能源汽车出口数据

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不断提高,早早布局新能源领域的车企也都迎来了自己收获期,比如那些造车新势力虽然还未摆脱亏损怪圈,但月交付量过万已经是轻轻松松了,不过和这些还在为盈利犯难的新势力比起来,比亚迪已经是提前感受到胜利的喜悦了,其在2022年原材料价格昂贵等多重不利因素的情况下,依然是赚了个盆满钵满。

日前,比亚迪发布了2022年年报,其2022年实现营收4240.61亿元,同比增长96.20%;归母净利润为166.22亿元,同比增长445.86%;归母扣非后净利润为156.38亿元,同比增长1146.42%。净利润率3.75%,全面领先汽车行业整体水平。据测算,2022年比亚迪日赚约4500万元。

比亚迪2022年在汽车、汽车相关产品及其他产品业务收入约3246.91亿元,同比增长151.78%,占总收入比例为76.57%。2021年,该项业务占公司总收入比例为59.66%。

让李想眼红的毛利率

根据比亚迪公司此前公布的产销快报,2022年,比亚迪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187.70万辆,同比增长209.17%;累计销售新能源汽车186.35万辆,同比增长208.64%。

这一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越特斯拉(2022年销量为131万辆),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中汽协数据显示,比亚迪2022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占率27%,同比增长近10个百分点。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业绩报告中指出,集团于2022年年内宣布停止燃油车整车生产,聚焦新能源汽车业务发展。集团实现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全面爆发,再次问鼎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亦连续十年稳居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宝座。

如此庞大的销量也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在2022年比亚迪汽车以及相关业务的收入约3246.91亿元,同比增长了151.78%;手机部件、组装及其他产品业务的收入约988.15亿元,同比增长了14.3%。这两项业务占公司总收入比例分别为76.57%、23.3%。

值得一提的是,在原材料价格上涨的2022年,比亚迪汽车毛利率逆势提升,整体销售毛利率达17.04%,汽车业务的毛利率达20.39%。

理想汽车CEO李想表示,比亚迪第四季度的汽车毛利率22.8%(经销商体系),设并入经销商体系的费用,比亚迪第四季度毛利率和特斯拉第四季度25.9%的毛利率(直营体系)不相上下,甚至表现更好。“考虑到平均售价更低的因素,比亚迪整车成本管理显著优于特斯拉。财务是最理性的考试题,这个答卷非常优秀!”

今年成为中国最大汽车制造商?

乘联会数据显示,比亚迪1月生产新能源汽车15.42万辆,同比增长63.85%;销售新能源汽车15.13万辆,同比增长62.44%。而该车企的2月份销量高达193655辆,同比增长112.6%,其中乘用车销量为191664辆,同比增长112.3%。

在业绩发布会上,王传福指出:1、2 月份的中国汽车需求同比稍弱,但比亚迪依然保持一个强劲的增长,同比增长约84.2%。一季度销量较去年同期仍然会保持80%以上的增速。2023年,比亚迪销量成绩有望进一步拔高。

面对近期中国车市价格战,王传福表示,价格战的原因是供需矛盾,供大于求。一些企业要被淘汰,一些企业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2023 年市场也进入一个淘汰赛阶段,如果接下来供大于求,价格战还会持续。

王传福也表示,价格战确实对消费者造成了一定心理影响,但相信影响会在4月底降低。随着5月各地车展开展,市场信心也会逐渐恢复。相信在5月,中国汽车市场会恢复到一个比较好的增长水平。目前腾势品牌已经接到 5 万多单,仰望品牌瞄准百万元细分市场,尽管面临“巨大挑战”,但仍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已进入全面扩张阶段。

同时其还表示比亚迪的目标是今年底前成为中国第一大汽车制造商。王传福还透露,暂时没有进入美国乘用车市场的,半导体业务的IPO仍在进行中。

在海外乘用车业务领域,比亚迪加速开辟海外市场,目前新能源乘用车进入日本、德国、澳大利亚、巴西等43个国家和地区,2022年全年累计出口新能源乘用车55916辆。

中邮证券在相关研究报告中预测,年内比亚迪还将推出海鸥、海狮、护卫舰05、驱逐舰07、仰望U8、F品牌首款车型等多款新品,有望为公司贡献持续增量。2023年,比亚迪全年汽车销量有望突破250万辆。

新品的不断推出离不开比亚迪在研发方面的大手笔投入。比亚迪2022年持续加码研发,研发投入增长90.31%至202.23亿元,研发人员数量增长72.59%至696人。

汽车业分析师刘强表示,比亚迪掌握电池、电机、芯片等核心技术,成本控制能力、整合能力较强,受汽车市场调整影响或较小,仍然能够保持增长。

比亚迪凭借着多年的技术积累,目前其已经逐步形成比亚迪品牌、腾势品牌、仰望品牌和专业个性化全新品牌的品牌矩阵,覆盖了从家用到豪华、从大众到个性化的产品矩阵,同时先进的技术也换来了市场的认可与销量的增长,从而实现了如今的利润大幅增长,当然这也为那些急着实现盈利的造车新势力以及迫切希望完成新能源转型的合资品牌打好了样儿。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扯扒谈,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没有补贴依然增长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成熟

2022新能源车销量排行榜前五为比亚迪、特斯拉、上汽通用五菱、广汽埃安和长安汽车。

1、比亚迪:

2022年7月,比亚迪EV电池供货量供应量达到6.4吉瓦时,同比增速达到205%,超越韩国LG能源成为全球第二大电池供应商。

其中,乘用车包含出口在内共销售22942辆,同比增长136.5%。至此,比亚迪新能源累销突破310万辆,销量实现了跨越式增长,继续领跑新能源汽车市场。

2、特斯拉:

2022年4月21日,特斯拉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总营收入比增长81%;截至第一季度末,公司未偿还的可追索债务大幅度降低。

3、上汽通用五菱:

2022年上汽通用五菱全年销量超160万辆。全年新能源车型累计销量17.4万辆,同比增长190%,且连续10个月保持环比增长。

2022年五菱品牌累计销量达1177507辆,同比上涨约11.09%。其中,新能源产品宏光MINIEV累计销量超12.7万辆,连续3个月成为新能源车销量冠军。

4、广汽埃安:

2022年3月17日,广汽集团公告,集团全资子公司广汽埃安已完成大额度融资。2022年10月20日,广汽集团(601238)宣布,子公司广汽埃安完成了A轮融资引战。本轮融资共引入53名战略投资者,释放17.72%股份。

5、长安汽车:

2022年8月8日,由长安汽车、宁德时代、华为三家公司联合打造阿维塔11正式上市,定位为智能电动轿跑SUV,一共包括三款车型:长续航双电机版和长续航双电机奢享版均在2022年12月开始首批交付;超长续航双电机奢享版将于2023年一季度开始交付。

2022年国内外贸出口数据是否真实

中国电动车销售,已经占全球电动汽车销售的69%。这还是在没有补贴,油电混动排除在新能源之外的情况下实现的。2022年全球电池电动汽车销量为802万辆,占新车总销量8063万辆的9.9%。电池电动汽车方面,中国增长86.1%,达到507.5286万辆,占63.3%,占据绝对优势。作为参考,如果扩大到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95.6%,达到689万辆,创下历史新高,在中国整体汽车销售中的比重达到25.6%。提前两年超额完成了中国设定的新能源车普及目标(到2025年新车销量中新能源车占比达到20%)。

接着是欧洲增加20.2%,达到162.2895万辆,占20.2%,美国增加58.9%,达到80.2653万辆,占10%,韩国增加61.2%,达到16.2987万辆,占2.0%。数据还显示,中国、美国和欧洲占世界电动汽车市场的93.3%,与电动汽车的全球化还有一定距离。

中国本土品牌的迅速崛起

出口数量的增加和中国本土品牌的占有率的增加也同样引人注目。中国2023年第一季度汽车出口数量同比增长70.6%,增至99.4万辆。超过出口95.4万辆的日本,位居第一。中国2022年达到311万辆,跃居世界第二。按照这种趋势,今年中国有可能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出口国。

另外,今年前2个月,中国汽车市场减少15.2%,达到363万辆,其中中国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同比增长7.6%,达到52.3%,超过50%。在2023上海车展现场,全球玩家的存在感减弱,中国企业占据了主要位置。

数据证明了这一点。德国企业在中国的份额从2015年的19.9%上升到2019年的24.6%,但此后降至19.1%。日本汽车公司的占有率也一度超过25%,但2022年降至19%。全球汽车市场份额的变化也是如此。2021年,欧洲企业的占有率为27.6%,日本为27.2%,中国为15.8%,美国为18.4%,韩国为7.7%。2022年,欧洲企业的占有率分别为28.8%,虽然有所提高,但日本为2.53%,美国为18.3%,韩国为7.3%。

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中国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主导着增长势头。中国从2009年开始实施电动汽车补贴,虽然比原推迟,但补贴制度已于2022年结束。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23年中国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达到276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突破900万辆,比2022年的689万辆增长35%。标普全球预测全球电池电动汽车销量将达到1000万辆,其实也是基于中国市场的预测。中国轿车协会预测,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繁荣,今年中国轿车销量将达到2350万辆(其中新能源轿车850万辆)。

2022年美国市场新车销量为1438万辆,下降7.5%,2016年达到1760万辆的顶峰,持续下滑。欧洲市场(EU+EFTA+英国等30个国家全部)减少4.1%,达到1128万辆,远不及2000年欧洲18个国家的1474万辆。

与此相反,中国的销量增加了2.1%,达到2686万辆,产量也增加了3.4%,达到2702万辆。轿车销量为2356万辆,同比增长9.5%。从2015年开始,连续8年超过2000万辆,引领着整个汽车市场的增长势头。

主导下的中国汽车产业

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长势头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国带动的。中国正在根据制造强国2025,推进汽车技术自立的政策。2004年发布了汽车产业新发展政策,内容涵盖了生产和技术开发、能源政策、应对市场变化、零部件产业的培育、消费者应对等所有领域。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加入WTO后国内外汽车产业发展的新趋势,调整和升级汽车产业结构,提高汽车产业全方位的国际竞争力,满足消费者对汽车产品持续增长的需求;为促进汽车产业健康发展,制定本汽车产业发展政策。通过本政策的实施,到2010年将汽车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实现“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而且,在7年后的2011年开始的第12个5年中,制定了与此前不同的政策。核心是将增长战略从生产转向消费,从传统能源转向绿色能源。中国称之为包容性增长。包容性增长的核心是通过收入再分配和政策解决贫富差距、城乡差距、老龄化问题等无数矛盾。

《十二五规划战略研究书》的核心是七大新增长产业。指定了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生物、新材料、尖端装备制造、新再生能源、电动汽车等七大增长产业。

在七大新增长产业中,被分类为领先产业的领域是新能源、电动汽车、新材料等。当然,占比重的是新能源和电动汽车、环保和节能产业。对于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费国中国来说,这是理所当然的。在新能源领域,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太阳能设备供应国,也是风力发电设备投资世界第一的国家。

进而,2017年发布了以2025年为目标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概要。其主要内容是,为了在10年内成长为汽车强国,将电池和马达等基础零部件国产化,培养世界前10名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对于内燃机汽车来说,要确保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并不容易,因此不仅要通过新能源汽车提高中国市场的占有率,还要考虑出口。

基于国家层面的政策,中国2009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接着2013年售出2187万辆,首次突破2000万辆,震惊了世界。

作为衡量购买力标准之一的贫困人口也大幅减少。以2015年为准,日收入不足1.25美元的绝对贫困人口为35万人,比30年前的2.5亿人减少了86%。这仅占总人口的2.6%。那种财富的增长表现为中国市场汽车销售的增长。2014年为2349万辆,2015年为2459万辆,呈现出连年增长趋势。

CATL和比亚迪主导的电动汽车市场

中国宣布从2011年开始10年内投资1千亿元人民币,发展新能源汽车。因此新能源汽车企业发展初期,都获得了相当高的补贴。

中国也取了本国产业保护政策,特别是电池。汽车用二次电池的主流是锂离子,最初日本的松下,韩国的LG化学、三星SDI等一直控制着市场。

当时,要想在中国获得新能源汽车补贴,必须使用从中国认证的企业购买的电池。但获得认证的企业包括CATL在内都是中国企业。世界级电池生产企业LG化学及三星SDI、SK Innovation、日本松下等海外企业一家也没有。

再加上中国的政策再次助力了CATL。2016年初,LG化学和三星SDI被中国排除在电池供应商名单之外。到那时为止,两家公司都是中国国内的主要电池供应商。中国虽然没有说明具体原因,但普遍认为有萨德问题的政治背景。

虽然这项补贴在2020年最后被废除,但在此期间CATL已经迅速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电池生产商。中国企业重新建立世界秩序。

以2022年业绩为准,各企业的占有率较高的是,中国CATL为270GWh,占39.1%,其次是LG能源解决方案为103GWh,占13.6%,比亚迪为84GWh,松下为49GWh,占7.3%,SK on为44GWh,占5.4%,三星SDI为36GWh,占4.7%,CALB为3.9%。从国家来看,中国企业占60.4%,韩国23.7%,日本7.3%,其他8.6%。

CATL与同时生产电池和电动汽车的比亚迪一起,预计短期内将进一步提高在世界电动汽车市场的存在感。比亚迪正在推出将市场扩大到8000美元电动汽车的战略,远低于特斯拉和大众预告的2.5万美元。这表明汽车产业仍然由规模经济支配。

随着时间短推移,今后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增长,国外品牌边缘化,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彻底成熟。

四大品牌皆“触电”,奇瑞打出新能源战略“组合拳”

疫情以来,中国出口表现出巨大的韧性,屡次超出市场预期,是支撑中国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进入2022年,海外需求开始回落,但我国出口份额保持高位,出口产品、地区有何特点?展望四季度,在总量承压的情况下,我国出口会呈现哪些结构性变化?

2022年1-7月,我国出口依旧保持韧性。8月份出口增速7.1%(以美元计),较前两月明显回落。总结今年以来我国出口呈现出的一些结构性特点,将有利于对后续出口走势进行研判。

特点一:受发达经济体进入加息周期影响,我国面临的外部需求已经回落

2022年,为应对严峻的通胀压力,海外各经济体纷纷加息,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外需明显回落。多家国际机构连续示警全球经济将陷入衰退,2021年10月以来IMF已经4次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WTO下调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1个百分点,WTO最新的报告显示,7月全球货物贸易晴雨表指数已经低于近期的商品贸易趋势线,二季度全球贸易同比增速进一步放缓,并将2023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速预期下调至1%。2022年8月,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和服务业PMI指数分别为50.3%和49.2%,分别较年内高点回落3.4和4.8个百分点,增长形势明显恶化。外需承压背景下,我国出口增速明显低于去年。

9月份PMI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较前值回落1.1个百分点。根据当前PMI新出口订单与出口增速相关系数仍处于0.2以上,预计9月出口增速将在7.1%基础上继续回落。

特点二:我国出口份额持续上升,依旧保持竞争力

通过计算WTO最新公布的77个全球主要国家的出口数据,2022年上半年中国出口占全球(共77个,已经包含世界主要国家)份额比重基本稳定,平均值接近9.8%,高于历年同期均值。6月出口份额上升至11.17%,达到近8年同期新高,比21年同期高1.6个百分点,比19年同期高2.2个百分点。在欧洲制造业产业链大转移背景下,预计我国份额的提升能够有效对冲全球总需求回落的影响,对我出口形成支撑。

特点三:原材料和中间品出口依旧保持韧性,汽车出口拉动效应明显

从占比看,今年以来原材料和中间品出口占比持续上升,从21年底的19.8%上升至今年8月的22%,尽管近两月有所回落,但依旧保持在22%以上水平。自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原材料和中间品出口占比就已经稳超消费品占比,直到2021年消费品占比一度追平原材料和中间品,但今年以来原材料和中间品再度反超。值得关注的是,我国资本品占比自2019年来持续下降,目前已降至60%以下。

从增速看,2021年全球疫情缓解、需求反弹带动消费品和资本品保持高速增长,但2020年以及今年以来原材料和中间品增速持续领先于资本品和消费品,且增速差还在不断扩大。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原材料和中间品增速持续高于出口增速(累计同比),而资本品和消费品则持续低于出口增速。这表明以部分能源、钢铝铜等生产资料为主的原材料和中间品对我国出口拉动效应明显,当前俄乌冲突加剧、欧洲能源短缺情况下,预计四季度原材料和中间品出口依旧保持韧性。

尽管消费品出口在外需回落影响下有所走弱,但汽车出口,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成为拉动出口的重要力量。今年1-8月我国汽车出口191万辆,同比增长47.5%,新能源汽车出口34万辆,同比增长.4%;汽车出口金额1002亿美元,同比增长24.1%,占我国出口比重达到4.2%,比去年同期高0.85个百分点。

特点四:对欧盟出口呈现不一样的结构特征,占比持续上升,其中原材料和中间品增长最快

长期以来,美欧日都是我国重要出口目的地,三者合计占我国出口比重超35%。今年二季度以来,我国对美出口增速及占比均出现下滑,对欧盟出口增速则大幅回升,并且8月份对欧盟出口占比超过美国成为我国第一出口目的地。从出口产品看,一是今年以来对欧盟原材料和中间品出口增速持续高于资本品、消费品,并且消费品增速持续下滑。二是我国对欧盟出口原材料和中间品占比远超消费品,并且今年以来持续高出10%以上,8月份原材料和中间品占比为33.2%,高出消费品占比12%以上。

基于以上四个特点,不难发现今年以来我国出口面临的主要逻辑是:外需回落总量承压,但对部分产品和地区出口呈现出新的变化,对我国出口份额形成支撑。如原材料和中间品出口保持韧性,对欧盟出口持续高于对其他地区出口增速等。这条逻辑的背后是疫情以来全球产业链深度调整以及俄乌冲突加剧了部分经济体供给能力的差距。一方面,2020年以来我国凭借出口全产业链优势,抓住全球贸易格局调整机遇,使得出口份额及增速均上一个台阶,今年即使面对外需承压,出口份额依旧保持竞争力。另一方面,俄罗斯是世界主要能源和矿产供给国,并且欧洲对其能源依赖度极大。俄乌冲突加剧了全球部分原材料的供需失衡,并且给欧洲带来了严峻的能源供给挑战,面对高昂的能源价格,欧洲只能从中国进口更多较便宜的原材料和中间品,这种情况已经在我国对欧盟出口钢铜铝材矿产等方面有所体现。

展望后续,我国出口更可能在总量压力下表现出明显的结构性特征。一方面,外需回落会降低所有产品的需求,特别是资本品和消费品,但我国完备的供应链体系将对部分生产受损的经济体形成替代,出口份额依旧是推动出口扩张的主要力量。另一方面,俄乌情况持续恶化,欧洲面临的能源短缺愈发严重,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其原材料和中间品的生产领域依旧存在供需缺口,并且仅靠加息抑制需求很难让这个供需缺口完全收敛,这将给我国原材料和中间品出口带来结构性机会。

出口海外步伐愈加稳健 鑫源集团为何能迅猛崛起?

现阶段,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稳步推进,汽车作为国民支柱性产业,也正在以更快的加速向电动电气化转型。

同时,在车市整体体量相对固定、大盘增长红利早已不复当年的大背景下,如何牢牢占据已有优势细分市场、吞并竞品市场份额,就成为了各大车企当前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不过,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合理运用“新能源”武器,正确理解“消费升级”的本质,在关键时刻推出关键的产品,推出市场和用户真正需要的精品车型,才是领跑车市的核心要义。

在“汽扯扒谈”看来,早已将“理工男”精神深入骨髓的奇瑞汽车,以及其在4月7日刚刚发布的新能源战略,便可以被看做是车企在逆势中抢占市场先机的典型样本。

由“跟随者”变身“引领者”

不可否认,在传统的燃油车时代,中国汽车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扮演着“跟随者”的角色。例如在奇瑞挂牌成立的19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年销量只有167万辆,且不说与欧美市场相差甚远,与相邻的日本市场相比,也仅达到了后者1/3的水平。

但自从汽车产业发展进入到电动化智能化时代以来,中国汽车工业也迎来了成为“引领者”的难得机会。尤其是伴随着新技术和与新应用模式的不断涌现,汽车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浪潮,而充分利用这一“换道超车”机遇、抢占竞争优势地位、实现中国汽车品牌的“角色升级”。

这一趋势也清晰地体现在了行业数据上。在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实现705.8万辆和688.7万辆,2023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预计将达到36.3%,超过全球市场平均水平的2倍还要多。在这其中,奇瑞汽车的发展正是中国品牌车企的一个缩影。

在2022年,奇瑞集团的累计销售汽车达到1232727辆,同比增长28.2%。其中,出口451337辆,同比增长67.7%,连续20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新能源汽车销量232814辆,同比增长112.9%。在不断刷新纪录的同时,奇瑞全球汽车用户累计已超过1120万,其中海外用户更超过了240万。

进入2023年以来,奇瑞依然保持着稳定的增速发展。今年一季度,尽管受到全国性“价格战”的影响,奇瑞汽车依然实现了330335辆销售业绩,同比增长44.1%,再次创下历史新高。

如今,在行业深耕26年后,奇瑞汽车在“瑶光2025”战略的赋能下,再一次加速布局新能源赛道。在此次新能源战略发布会上,奇瑞汽车就通过“奇瑞、星途、捷途、iCAR”为核心的全新品牌矩阵,开启了全面加速新能源化的进程。

同时,面向新赛道,奇瑞汽车已形成混动、增程、纯电、氢能等多条技术路线并举的发展策略,与电池、电机、电控形成 “四纵三横”的研发核心布局。

据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奇瑞汽车工程技术研发总院院长CTO高新华博士透露,奇瑞汽车在2023年将面向用户推出包括火星架构下的超级混动平台、E0X高性能电动平台和支持以上两个平台的智能化、生态技术等135项新技术。在实现扩大市场占有率,赢得用户口碑的同时,也将助力奇瑞汽车实现从“跟随者”到“引领者”角色的重大转变。

“新势力”与高端化齐头并进

当前汽车产业正经历前所未有之变局,未来新能源市场一定会发展成为以用户思维为导向的竞争态势。作为奇瑞集团内的“新势力品牌”,iCAR的推出就是奇瑞汽车为顺应这一大趋势,所做出的努力。

首先通过由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主设计师亲自设计的品牌LOGO就可以看出,以字母“i”为主体的扁平化设计语言,不仅能够带来全新具象化的视觉感受,也能够感受到对于智能、网联、创新的无限想象。

同时,iCAR的用户群体定位为自主、自创、自由的追新年轻人,将通过打造最懂用户的第三移动出行空间,围绕用户选车、购车、出行、补能等全场景用车体验,来构建全链路数字化的触点体验体系。

并且,iCAR还致力于全场景智能研发,切实帮助用户解决车内、车外、乃至延展到生活中的场景需求。引入AI等核心竞争力,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功能服务组合,做到千人千面的场景体验。

在奇瑞控股集团副总经理、奇瑞股份公司执行副总经理、iCAR CEO鲍思语看来,作为奇瑞集团的“新势力”品牌,iCAR将打破业态界限,把新能源汽车引导向更大自由度的赛道,解锁更多智能场景,将汽车从工业产品变成智能生活玩伴,为年轻人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和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保驾护航。

根据规划,iCAR将在4月16日上海车展前夕举办品牌发布会,届时也将公布更多品牌信息,旗下首款车型iCAR S56也将迎来首发亮相。届时这个“新势力”还将为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也尤为值得期待。

除了推出“新势力”品牌,在高端化发展方面,奇瑞集团的高端品牌星途汽车也正式发布了新能源产品系列——星纪元STERRA,并带来了全球首发的超舒适中大型电动轿车STERRA ES及超舒适中大型电动SUV STERRA ET。

据了解,星纪元STERRA将覆盖B到C级,轿车、SUV、MPV等多种车身形式,纯电和增程的全赛道,为20万元-50万元市场带来高端国民车型。同时,除了中国市场满足用户需求外,星途星纪元STERRA还将同步进入欧盟市场,拓展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产品力方面,星纪元STERRA将围绕“超舒适”的概念,为用户构造从车空间到生活空间再到心灵空间的超舒适体验。并且,通过超舒适、智能化、精操控、强安全、轻量化、电动化等能力方面为产品赋能,打造包括空间舒适、乘坐舒适、驾驶舒适、气氛舒适、补能舒适、智能舒适、服务舒适、社交舒适在内的8维舒适体验,在实现硬核产品体验的基础上,兼具情感关怀。

面向主赛道,星纪元STERRA的推出,就可被看作是星途品牌对于用户时代的最佳注解。EXEED星途营销中心执行副总经理金新表示:“STERRA不只是汽车,更是通往美好生活的入口,是一个新纪元、新时代的开启,同时也是我们给近1200万全球奇瑞客户以及广大温暖科技中产家庭的一个梦想礼物。”

第三代混动突破“技术围城”

当前,新能源车型渗透率的不断扩大,也加剧了各个品牌间不同技术路线的推广。尤其在混动车型领域中,更有分析预测,到2025年混动车型的整体销量有望突破400万辆,占据新能源市场的30%以上份额。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总不会缺乏脱颖而出者。在奇瑞汽车新能源战略发布会正式发布的奇瑞汽车鲲鹏超性能电混C-DM,就通过全域高性能,持续高节能,超安全电池技术等维度,展示出了奇瑞汽车在混动领域突出的技术储备。

具体来看,在全域高性能方面,鲲鹏超性能电混C-DM搭载的第五代ACTECO 1.5TGDI高效混动专用发动机,拥有115kW的最大功率,和220N·m的峰值扭矩。其匹配三挡超混动DHT更具备>.6%的最高传动效率,轮端输出扭矩可达4000N·m,电驱动平均速率>90%,可实现全速段动力强输出。

在强劲动力输出的加持下,鲲鹏超性能电混C-DM的零百加速时间仅为4.26s,能在起步、加速、行驶等用车场景中给予用户极致性能的混动体验。

而在面对多样的路况环境时,鲲鹏超性能电混C-DM也力图将每滴油、每度电的动力发挥到极致。该系统搭载的电混专用发动机具备深度米勒循环、第四代i-HEC智效燃烧系统、HTC高效增压系统、i-LS智能润滑系统、i-HTM智能热管理系统、HiDS高稀释系统六大核心科技,使其最大热效率大于44.5%,百公里亏电油耗可低至4.2L。

不仅如此,鲲鹏超性能电混C-DM最快仅需18分钟可补能至80%,综合续航超过1400公里,能够彻底打消用户的里程焦虑,让用户出行变得自由惬意。

在用户最为看重的安全方面,鲲鹏超性能电混C-DM就依靠奇瑞汽车独有的电池管理系统,利用NP2.0技术为电池带来更为“抗热”的保护,即使出现意外碰撞或路遇极端天气,也能控制主动隔离、向下泄压,以电气高安全控制实现0绝缘风险、10毫秒内极速断电以及0热蔓延,即使在极端条件下也不起火。

同时,在IP68级浸水防护下,也绝无触电风险,更可通过云端大数据管理,实现行车中10s/次的车况实时反馈及热失控自动巡检,为用户构筑起全天候的安全屏障。

在全温域应用上,奇瑞电池管理系统用了全新材料M3P,极大的提升了电池系统性能,即使在-35℃的环境中也可实现超低温冷机启动。

并且,鲲鹏超性能电混C-DM搭载的37kW·h电池包,一次充电纯电续航超过165公里,日常用车能够做到告别燃油,在经济性和环保方面足以媲美纯电车型。此外,18分钟即可补电至80%的超快补能,以及多种阶梯电量,也让该系统能够覆盖500-700公里的不同里程,真正做到出行无忧。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奇瑞汽车营销公司总经理、捷途汽车总经理李学用认为,在奇瑞汽车26年的自主研发下,奇瑞已掌握汽车动力的核心技术,鲲鹏超性能电混C-DM更是凝聚了奇瑞18年混动技术的积累,不仅节能、更具性能,它的发布将带领奇瑞全面迈入电混“黄金时代”。

值得一提的是,在发布会现场,首次搭载鲲鹏超性能电混C-DM的全新混动车型——星途瑶光、奇瑞瑞虎 9、TJ-1 以及捷途旅行者同台亮相。其中,以捷途旅行者为代表的捷途汽车,就将在2023年全面发力混动市场,除旅行者外,现有的捷途X70系、X90系产品也会同步迭代混动产品,并于2024年实现全面新能源化。

总结:

可以说,在车市持续动荡的大背景下,2023年已成为奇瑞汽车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新能源战略的发布,在为企业转型定调的同时,也指明了奇瑞汽车的发展方向。随着ICAR、星纪元STERRA、鲲鹏超性能电混C-DM等一系列新品牌,新技术的推出,以及更多新产品的加速投放,都展示出奇瑞汽车在向新能源转型发展的道路上,正在加速提升品牌含金量。

可以预见的是,如今的奇瑞汽车已做好了充分的技术储备,在面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也将以更从容的姿态进入到新一轮的高速发展期。相信在对技术不懈追求的本质加持下,奇瑞汽车在面对未来竞争更加激烈的市场中,也会拿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扯扒谈,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全年出口量突破300万辆、赶超德国直追日本……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再次实现跨越式增长。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汽车出口总量突破300万辆,超过德国的261万辆,成为仅次于日本的世界第二大乘用车出口国,中国汽车品牌在国际市场上也实现了量价齐升。而在一众出海车企中,鑫源集团无疑是“个中翘楚”;作为中国品牌最早出海的全球化车企之一,鑫源集团在海外市场成为了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户热爱的“中国名片”。

随着我国自主品牌的崛起以及全球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传统汽车大本营”欧洲和东盟也成为车企们抢占的新一个“高地”。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前三大汽车出口市场分别是墨西哥、沙特和比利时,出口量均突破20万辆;英国、智利和澳大利亚,也逐渐成为我国汽车出口的主要市场。作为早在2021年就把新能源汽车出口到东盟的重庆车企,鑫源集团2022年出口到东盟的新能源汽车超过了5000台,主要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在3年内,鑫源集团还在东盟出口新能源汽车2万辆。

作为一家以汽车研发、生产、销售为主,同时涉及高端摩托车、农机通机、智慧出行、融资租赁等多个领域的百亿级大型企业,鑫源集团从创业之初起就开始布局海外市场。2021年6月,鑫源集团成功进入了肯尼亚市场,同年10月鑫源品牌在尼日利亚开始销售;2022年7月鑫源X30L EV正式下线发车,进入国外市场后迅速赢得了当地消费者的认可。目前,鑫源集团旗下的产品已远销全球将近50个国家;包括成功开拓了德国、韩国、俄罗斯、新加坡等市场,老市场智利、厄瓜多尔、秘鲁等国导出G03FEDI ,G05、X30L、T5CNG等产品,新能源产品X30L EV走出国门,走向了韩国、新加坡、德国、波兰等10个国家。

为了进一步在南美市场发力,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近日鑫源集团与Ambacar集团就未来长期战略合作达成共识。值得一提的是,双方合作已超6年,在互相信任和互相尊重基础取得了累累硕果,譬如:在厄瓜多尔、秘鲁、哥伦比亚和哥斯达黎加销量和品牌力逐年提升。Ambacar是鑫源在南美市场最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双方未来将继续保持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并在新产品推广、渠道能力提升、产品质量提升及售后服务等方面深度合作,加强战略共识,以期达到更高的市场份额,实现互利共赢。

作为厄瓜多尔排名前三的跨国汽车企业,Ambacar 12年来一直参与中国轿车、SUV、微型卡车、皮卡的销售,包括长城、SWM、DFSK、长安等多个品牌,以及Shineray的多用途和多功能汽车,其中SWM和Shineray分别作为鑫源集团的乘用车自主品牌、商用车自主品牌,其G01、G03F、X30、X30L、750等车型在以厄瓜多尔为代表的南美市场十分畅销,据Ambacar公司统计,乘用车方面,SWM G01销量远超东风、奇瑞等品牌乘用车成为第一季度的乘用车单品王,商用车也不甘示弱, Shineray以X30与X30L为代表的车型取得南美众多用户的喜爱,成为当地销量最高的中国商用车汽车品牌。

签约期间,Ambacar高层一行参观了涪陵工厂现代化生产线及CKD包装车间,并试乘试驾了鑫源集团旗下的G01F、G05、G03FEDI、X30LEV等多款车型,现场感受鑫源汽车的驾驶与乘坐的舒适性。Ambacar负责人表示,鑫源品牌在南美市场已达成一定的影响力,将会和鑫源集团一起更好地在南美市场发力。鑫源高层表示,正在搭建汽车CKD的IT运营系统,不论是KD配件质量还是运输周期都将进一步优化,为Ambacar公司在南美市场的装配提供更好的后方支持。

写在最后

鑫源集团不是第一家进入南美市场的中国品牌,不同之处在于,为进军南美市场,鑫源集团做了充分的准备,能获得汽车经销商Ambacar集团的肯定,就是最好的佐证。对鑫源集团而言,进入南美市场,意义在于让全球消费者认识并感知鑫源集团的世界级水准、形成良好的品牌形象,这也是鑫源集团实现品牌向上和成为全球化企业的重要战略步骤。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观测,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