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新能源车的弊端_买新能源汽车划算吗
1.新能源汽车真的比燃油车更划算吗?
Hello,小伙伴们大家好!
记得之前和朋友聊车,问他会不会考虑新能源车,他的回答很简单:什么时候新能源车和燃油车价格差不多,就会认真考虑了。
没错,现在市面上的各类新能源车越来越丰富,近两年也越来越火,不过车主大多还是分布在北上广深等限牌、限行的城市。新能源车要真正发扬光大,最终还是要依靠更广大的非限牌、限行地区。
要实现这一点的前提是:新能源车的售价要接近、或者看齐同级别的燃油车,就是一个前提。
如今已经到了2020年,在国家补贴大幅退坡的当下,新能源车的价格到底怎么样了?那些电动/混动车车主,相比同等配置的燃油车,到底多花了多少钱?
比亚迪同款车型,新能源贵6-12万
看到这里,我想到的第一个品牌,是比亚迪。它旗下的秦/秦Pro、宋Pro和唐系列车型,都同时推出了燃油/PHEV和EV版,在其中找到配置相当的车款进行对比,我们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三种动力类型的价格差距。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PHEV混动与EV电动版,参考价格均为政策补贴后的价格,与燃油车的指导价进行对比。
首先,秦Pro燃油版,我们选定11.59万的自动智联锋耀型,它的基本配置包括6气囊、360度影像、自动刹车、全速自适应巡航、无钥匙进入/启动等等。和它配置最接近的DM双擎版,为17.99万的自动智联劲睿型,而最接近的EV纯电版,为17.99万的高功率智联领享型。
也就是说,配置基本相当的三个动力版本,秦Pro?DM和EV纯电的价格相当,它们都比纯燃油版贵了6.4万元。
再看唐系列。
我们选定6气囊、自适应巡航、自动刹车、电动尾门、座椅通风/加热等几个关键配置,选出三款配置最为接近的车款,分别为15.99万的自动智联尊荣型燃油版,25.99万的全时四驱智联创享型DM版,和27.99万的EV600智联创享型。
所以,唐系列车型同等配置下,燃油版和DM双擎版的差价大约为10万元,和EV纯电版差价则高达12万元。
接下来是宋PRO系列车型。
宋PRO系列中,选择11.98万的自动尊贵型作为燃油版参考,同等配置的DM混动版为19.98万的四驱性能旗舰型,EV版为19.98万的高功率版尊贵型。双擎与EV版价格相当,较燃油版贵了大约8万元。
再看看其它品牌。
吉利新能源与燃油差价较小
吉利帝豪GL具有燃油版和PHEV混动版,虽然没有EV电动版,但吉利旗下的几何A,实际上整体是基于帝豪GL的平台研发而来,级别、尺寸都非常接近。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三款车拿来对比。
可以看出,吉利的PHEV混动与EV电动版本的价格,也十分接近,而它们和配置相当的燃油车相比,贵了大约4.5万元左右。对比同级别的比亚迪秦Pro,吉利的新能源与燃油版的价格差距明显要小一些。
新势力造车,才是性价比担当
目前20万元以内新造车势力中,性价比最高的代表车型是小鹏G3,以及刚刚上市的哪吒U。为了能更清晰地表现出它们的产品力对比,我们选择两款自主燃油车的代表,并把详细的配置列成表格:
哪吒U和小鹏G3的配置还是非常丰富的,小鹏G3补贴后16万多的版本,整体配置已经不逊于14.68万的博越Pro和15.18万的传祺GS4。哪吒U的价格略高于小鹏G3,但它的尺寸却比后者大一圈,2770mm的轴距也优于两款燃油车,它补贴后的价格,仅仅比博越Pro和传祺GS4贵了2.5-3万元。
当纯电车型与燃油车的价格,缩小到3万元以内,你会考虑在一个非限牌/限行地区,买一台新能源车吗?
当然,十七八万买一台自主品牌电动SUV,你可能还是觉得有点不划算,毕竟这个价格,已经能买到本田CR-V、日产奇骏、大众途岳这类合资SUV了。
不急,10万元以内的市场,也存在一些新能源车型。我们看看它们的性价比怎么样。
8万能买到的电动车配置很丰富
10-20万元区间,是品牌、车型最密集,销量规模最庞大的市场,我们上面提到的一系列车型,大多都集中在这个区间。但是我们也看到,这个价位的新能源车型,相比燃油车依然要贵不少。如果不是有限牌/限行的政策限制,我们很容易找到更便宜、产品力更强的燃油车。
但是10万元以内,情况就不同了。
这个市场最火的一款电动车,是欧拉R1,补贴后的入门价6.98万,顶配版也不过7.98万。因为近几年小型车已经没落了,所以同价位很难找到欧拉R1的燃油车竞品。比较接近的,可能就是本田飞度了。
我们不妨用这两款车对比一下。
选取的版本,分别是欧拉R1的顶配,和R1价格最接近的飞度舒适版,以及10.28万的顶配豪华版,配置差距一目了然。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的预算在8万元左右,你会选择一台配置已经非常丰富的欧拉R1电动小车,还是买配置比较低的飞度呢?
开多久能弥补售价差距?
以上是价格对比,而新能源车与燃油车的使用成本,还有很大的区别,毕竟如今电费是远低于油费的。
那么,燃油车、混动车和电动车,使用成本的差距有多大呢?因为具体车型的油耗、电耗不同,我们可以取一个中间范围的值,看看这三种类别车型,用车成本的差距。
首先,根据小熊油耗的数据,紧凑级SUV燃油车的综合油耗,普遍在9升/百公里左右。
其中大多数使用的油耗标准为92号油,按照6元/升的价格计算。
可以得出紧凑SUV每1万公里的油耗成本,大约为5400元。
至于电动车的电耗,是很难具体统计的,因为百公里电耗与使用时的气温有很大关系,同样的点量,冬天与夏天的差距可能达到4成以上。我们同样可以选择一款车型,作为同级别车型的代表。
以辰哥的宝马i3为例,在过去的2019年总计行驶12863公里,耗费2307度电。
电耗成本1091元(家庭充电桩0.5元/度电)。换算下来,每1万公里的电耗成本,大约为900元。
由此可以推算,紧凑级电动SUV每1万公里的电耗成本,应该在1000元左右。
按照这个电耗来计算,和紧凑级燃油车平均9升/百公里的油耗进行对比,设私家车每年行驶2万公里,可以得出下面这个成本推测:
如果充电全部用成本最低的家充,那么紧凑级电动SUV相比燃油车节约的油费成本,大约为9000元。
而要弥补5万元以上价格差的话,即便是把保养成本的差距计算在内,依然需要5-6年。
而经常使用国家电网或第三方充电桩的车主,就更难了。
至于PHEV混动车,用车成本和车主的习惯有很大的关系,有的人可以基本不用加油,也有人平时很少充电,基本当燃油车开。所以PHEV混动车的用车成本,这里就暂时不分析了。
新能源车为什么这么贵?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动力电池成本太高了。
以几何A为例,NEDC续航410公里的版本,搭载了51.9千瓦时的锂电池,而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前不布的报告,2019年全球锂电池组的平均价格约为1000元/千瓦时。按照这个价格计算,几何A仅仅电池组这一项的成本,就高达5万元以上。
实际上,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新能源车规模的提升,锂电池的成本每年都在下降,2019年的价格就比2018年下降了13%,相比2010年的时候,更是大幅下降了近9成。
也正是电池成本的不断下降,市场上出现了小鹏G3、哪吒U这类15万元左右就能买到的配置不错的电动SUV。而根据行业专家的预测,到2023年,锂电池成本预计还将进一步下降35%左右。
所以,我们几乎可以确定的是,电动汽车的价格依然会不断下降,或许5年之后,即便没有政策补贴,一台电动汽车的价格,也能真正和同等产品力的燃油车看齐。
总结
综合以上对比可以得出以下几点:
1、20万元以内新能源车型,不管是PHEV混动车还是EV电动车,价格普遍明显高于产品力相当的同级燃油车,价格差从5万到10万元不等;
2、电动车的电耗与保养成本,比燃油车低很多,但如果售价差距太大,那么想从用车阶段的成本把售价的差距弥补回来,一般也要5年甚至更久的时间;
3、PHEV混动车,相比燃油车多了一套电池+电机系统,相比电动车则多了一套发动机+变速箱系统,所以它的生产成本并不低。最终反映在售价上,和电动汽车的价位比较接近;
4、小鹏、哪吒这类新造车势力品牌,在配置层面明显更加舍得“下本儿”,综合产品力相当的情况下,与自主品牌燃油车的价格已经非常接近,但它们在品控、质量及产能方面,面对着传统品牌更大的挑战;
5、相比10万元以上的新能源市场,10万元以内低价位市场,新能源车型还很少,但是位数不多的几款车型,却出现了性价比超越同价位燃油车的情况。想要说服非限牌/限号地区消费者,10万元以内的市场,或许是新能源车型的一个突破口。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聊这么多,欢迎小伙伴们参与下方的投票,并在后台给我们留言,说说你的想法!我们明天见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新能源汽车真的比燃油车更划算吗?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2年新能源车产销量分别达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别增长96.9%和93.4%,市场占有率达25.6%,高于2021年12.1个百分点。
那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购买趋势越来越明显,很多朋友对此存有疑问:电动汽车的开车成本真的比燃油车低吗?电动汽车真的比传统燃油车更省钱吗?
今天轮谷就来给大家说说这个话题,希望对大家合理选购汽车有所帮助。
先上结论:
纯电动汽车的能源成本和保养成本,确实比燃油车低,但其售价整体上却比燃油车高。其它结论如下所示:
销售价格:纯电动车>燃油车(电车是油车的1.5倍);
能源成本:纯电动车<燃油车(电车占油车的33%);
保养成本:纯电动车<燃油车(电车占油车的26%);
经济性:大型高端电动车>小型低端纯电动车;
有形成本:纯电动车>燃油车(随着发展,差距在逐渐缩小);
上海等一线限牌限购城市,私有成本:纯电动车<燃油车;
若考虑环境成本,总成本:纯电动车<燃油车。
当然,由于以上结论所参考的文献具有时效性限制,仅供大家参考。
详细的成本分析需要大家根据当下的具体车型、车价和实际成本来计算分析,具体方法和对各成本概念的理解,可参照下文中的分析模型。
纯电VS燃油车,哪个更省钱?
这个问题我们要来算算总账的,这样就能算出哪个更省钱了。
根据贵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廖雨婷、吴亮、侯婷婷在2021年1月发表在《汽车工程师》期刊上的论文《纯电动汽车与燃油汽车经济性比较研究》,其中通过研究15款不同品牌的纯电动汽车与对应燃油汽车的生命周期成本净现值,得出以下结论:
1、纯电动汽车的能源成本显著低于燃油汽车,约占燃油汽车的33%,且因为能源的稀缺,这个优势将长期存在。另一方面,纯电动汽车的保养成本也显著低于燃油汽车,约占燃油汽车的26%,随着造车技术的发展,新能源汽车保养成本会持续低于燃油汽车。
2、现阶段纯电动汽车总体不具有经济优势,其原因是纯电动汽车整车成本较高,约为对应燃油汽车的1.5倍,其中大型高端纯电动汽车与小型低端纯电动汽车比较更具有经济性。
3、随着汽车生命周期行驶里程的增加,纯电动汽车相对成本减少,逐渐表现出成本优势。
注:因以上论文发表于2021年1月,因此具有一定的实效性限制,结论仅供大家参考。
那轮谷把以上3条翻译一下的话,就是:
1、纯电动车用电比燃油车用油便宜,且保养费用也比燃油车便宜;
2、目前纯电动车价格整体比燃油车高,约为燃油车的1.5倍。买大型高端纯电动车比小型低端纯电动车更划算;
3、随着电动车使用时间和里程数的增加,成本会变得更低,越来越划算。
由上述结论所揭示的两者主要成本对比:
销售价格:纯电动车>燃油车(电车是油车的1.5倍);
能源成本:纯电动车<燃油车(电车占油车的33%);
保养成本:纯电动车<燃油车(电车占油车的26%);
经济性:大型高端电动车>小型低端纯电动车;
而对于大型高端(车价接近)和小型低端纯电动车(价格基数低),因两者后期用电和保养省下来的钱大于车价高出的部分,因此两者都比燃油车划算,但其中大型高端纯电动车比小型低端纯电动车更划算,更适合购买。
汽车生命周期成本评估
但以上主要成本的分析并不全面。想要确切分析的话,我们可参照合肥工业大学卢利霞2019年4月发表的硕士学位论文《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的生命周期成本评估》其中的部分结论和评估方法:
确切地说,汽车生命周期成本包含:汽车生命周期私有成本、环境成本。
对于其中的环境成本我们这里不做讨论(如果算上环境成本,纯电动车具有绝对的经济优势)。
而这里,我们主要讨论的是大家更关心的私有成本,私有成本又包含有型成本和无形成本。
具体模型和分析,大家可参照下图:
但立足于消费者私有成本,只考虑有形成本的话,目前纯电动汽车和传统燃油汽车相比较,不具有经济竞争力,即:纯电动车有形成本>燃油车有形成本。
但考虑到国家政策收益和其它无形成本,在北京、深圳、上海这种交通严重堵塞、牌照拍卖价格高的城市,或者在摇号中签率低的一线城市:纯电动车私有成本<燃油车私有成本,因此买纯电动汽车会更划算。
而随着政策推动和电池技术的发展,纯电动汽车生命周期成本会逐年降低,购买使用它的经济性也会越来越高,且这个趋势会越来越明显。
当然,由于以上结论所参考的文献具有时效性限制,仅供大家参考。详细的成本分析需要大家参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实用知识,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很多人说新能源汽车使用成本远远低于燃油车,加上免购置税,相当划算。这固然是事实,但另一边燃油车的优势却被这些人所有意无意忽视,除了保值率更高,新能源汽车的保险费和维修费用也比燃油车更贵。
最典型的是特斯拉,去年一辆江苏牌照的Model Y车主倒车时撞到墙角导致车身受损,特斯拉理赔人员竟然告知,“后减震包撞坏了,维修费将近20万元。”该车主随后吐槽称,“新车才28万元,还不如报废。”由此,也引发了网友们对特斯拉Model Y“剐蹭相当于换车”的吐槽。
前几天又是特斯拉的新闻,又一次刷新了人们对天价维修费用的认知。开车压到一个小小的石子儿,竟然给车主造成14万元的经济损失。江西南昌一位特斯拉车主董女士反映,自己开驾驶车辆准备离开停车场时,车子刚好压到了一块石子儿,石子儿因为惯力而弹了起来(击中了车辆),行驶约500米后,该车中控屏幕显示“活动报警”、“动力已降低”、“冷却液液位低”、“行车记录仪无法写入”等文字提醒,但董女士按照以往对汽车的常识,并没有太当回事儿,选择继续行驶。
一天后,董女士将车子送往维修中心,特斯拉售后人员表示,“电池内部进水需换掉,维修价预估为14万元”。同时针对董女士质疑,特斯拉方面回应表示,“电池价格占到车辆总价的一半,因为电池相对很重要,它的价格都是官方明码标价。”同时,他们表示,“这是一个极端的个案,并不代表特斯拉的质量问题。”
这事也引发了网络热议,没想到电动车是如此弱不禁“石”,买得起却修不起。有网友评论称,单说这14万,直接可以买一台雪铁龙C6了吧?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