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销售量2020_2021年新能源汽车产销情况
1.新能源车保有量提升后的“烦恼”
2.工信部: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或达180万辆
3.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4.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5.销量告别负时代/这些车企成历史 2021汽车行业年度汇总
新能源汽车占比达13.4%。
中国汽车产销分别达到290.7万辆和278.6万辆,环比11月增长12.5%和10.5%;同比去年12月,产量增长2.4%,销量微降1.6%。全年来看,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08.2万辆和2627.5万辆,同别增长3.4%和3.8%。
2021年,汽车销售完成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
新能源车保有量提升后的“烦恼”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率逐步提高,城市人口日渐增多,人们也更加注重生活的质量,对出行便利性的要求提高,且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对绿色出行也有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应运而生。
结合环保的需求,我国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在我国“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到聚焦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氢能等产业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等。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明确了新能源汽车在2025和2035年的发展目标。在政策的推动下,我国本土汽车整车制造企业比亚迪、吉利、江淮等企业都开始了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制造做出了部署。
新能源汽车产业产业链全景梳理:新能源汽车制造成为重要的一环
新能源汽车上游主要为原材料,包括电解液、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等,这些材料经过加工制成新能源汽车所需的零部件,如:电池、电控、电机等。
对于新能源全车而言,电池、电控、电机等零部件相当于传统燃油汽车的发动机,对于新能源汽车犹如心脏般的存在,电池、电控和电机技术的发展关系到新能源汽车的续航历程,动力系统等关键指标。
新能源汽车行业产业链的下游主要为新能源汽车的整车制造,是新能源产业链中最重要的一环,目前在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主要包括纯电动新能源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上游的电解液供应商包括天赐材料、多氟多、江苏国泰等;正极材料供应商包括当升集团、厦门钨业等;负极材料供应商包括璞泰来、天赐材料等;隔膜的主要供给企业包括沧州明珠恩捷股份等。
新能源汽车中游主要为零部件,包括电池、电控、电机、汽车电子等,其中汽车电池供应企业包括宁德时代、欣旺达等;电控主要供应企业为汇川技术、万向海潮、蓝海华腾等;电机主要供应企业为正海磁材、方正电机、大洋电机等;汽车电子供应企业主要为宏发股份、均胜电子等。
新能源汽车下游主要为整车制造,主要企业包括比亚迪、广汽集团、小鹏汽车、蔚来汽车等。其中,比亚迪和广汽集团为传统车企转型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而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则是由互联网公司转型到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热力地图:山东和广东分布最集中
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区域分布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产业链企业主要分布在山东、广东、江苏等沿海地区,在湖南、浙江、河南和四川也有企业分布,但相对而言企业分布较少。
从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企业分布情况来看,广东和上海代表性企业较多,同时,北京、安徽、重庆、河北代表性企业也相对较多,如北汽蓝谷、江淮汽车、长安汽车等。
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分布图:山东最多
目前,我国规模以上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共有59个,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西、广东、湖北等省份,其中山东省共有12个。
新能源汽车产业代表性企业产能/产量情况
目前,布局了新能源汽车原材料——电解液、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和隔膜的代表性企业有当升科技、杉杉股份、璞泰来、沧州明珠等;布局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电池、电机、电控的企业有正海磁材、方正电机、万向钱潮、蓝海华腾等;布局了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的龙头企业为比亚迪和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产能/产量强开如下:
新能源产业代表性企业最新投资动向
2020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产业代表性企业的投资动向主要包括建设子公司、扩建产能等。具体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代表性企业最新投资动向如下: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工信部: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或达180万辆
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333.4万辆,同比增长167.5%。近五年来,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数量从2017年的65万辆到2021年的295万辆,明显呈高速增长态势。
截至2021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784万辆,占汽车总量的2.60%,与上年相比增长59.25%,占全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一半左右;而纯电动汽车保有量640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1.63%。据了解,全国汽车保有量超过百万辆的就有79个城市,同比增加9个。35个城市超200万辆,20个城市超300万辆,其中北京、成都、重庆均超过500万辆,而苏州、上海、郑州、西安超过400万辆。
从大面上来说,新能源车保有量大幅提升,以及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刺激了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完成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不过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保有量上去了,随之而来的是消费者投诉量也跟着上涨。
投诉量大幅上涨
就在1月底,中国消费者协会整理发布了2021年受理投诉的情况,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投诉量为41624件,占商品投诉量的3.98%,同比增长了19.28%,其中又以新能源汽车消费者居多。具体来看,新能源车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安全;虚宣传;价格频繁变动;售后服务体系;数据的存储、提供等,其中又以安全问题最受关注。
提到汽车安全问题,基本上每一个消费者都会认为这应该是车企最起码要做到的,但从消费者实际用车过程中,会遇到如行驶中断电、自燃、自动驾驶系统失灵等问题,轻则造成财产损失,重则伤及性命,这一点在轰动一时的特斯拉女车主上海车展现场维权中体现的最为明显,当时也长时间霸榜几大社交平台热搜榜,成为引发全社会关注的维权。
此外,作为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电池的质量问题也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比如充电故障、电池冒烟、电池自燃等。在去年7月份,浙江温州的宋女士所拥有的电动汽车在充电时发生自燃,宋女士认为4S店出售的电动车存在质量问题,要求予以赔偿。
在黑猫投诉平台,近日也有车主集体投诉威马“以降低续航掩盖电池质量缺陷”,导致续航里程缩减。从2021年5月投诉以来威马未回应,维权车主希望威马尽快对接,公开道歉并更换电池。
虚宣传则是消费者投诉量的占比较大的另一问题。在实际用车过程中,续航里程虚标,达不到厂商宣传值,尤其冬季低温下续航折损快的问题则是当前新能源汽车面临的普遍问题,确实是目前电池技术发展面临的瓶颈,这部分的投诉量比重相对较大可以理解。2021年9月份,湖北张先生投诉称,其花20万元购买的某品牌新能源汽车,推销时宣称充一次电,续航能达到510公里,但实际使用时的续航里程只有300公里。
除续航里程虚标之外,实际配置与宣传配置不符也是投诉量较大的时间之一,其中最受关注的是长城欧拉好猫芯片门。该简单来说就是,上海一位欧拉好猫的车主反馈自己在使用该车搭载的咖啡智能车控系统时,发现内置芯片用的是英特尔的四核芯片,而官方配置表里表明的是用高通八核芯片,等于是买到了一台“减配车”。
同样,在去年9月份,苏州王女士预定了一辆纯电动汽车,其刹车类型为机械刹,王女士交了定金,跟4S店也签订了车辆预售合同,但合同中的交车日期栏为空白。一个月之后,王女士联系4S店交付尾款、提车,但4S店告知王女士,由于厂家调整生产,其所订购车型已经停产,现升级为电子手刹,并且只有青色,但升级后的车型需要额外再加3000元才能提车。
类似上述消费者投诉的情况不在少数,除了消费者在买车前以及在用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外,也有售后方面的相关问题,比如新能源车企的维修网点、维修技工等不能满足高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需要,影响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和售后满意度。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新能源车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涉及到车主的数据问题,如个人信息、驾驶路线、驾驶习惯等等,从目前来看,该类数据目前主要由厂家进行把控,因而造成拒绝提供等情况,导致消费者产生投诉行为。
仔细来看,导致新能源车消费者投诉量大幅提升的原因,主要在于其自身结构与传统燃油车有较大不同,比如电池、电机、电控、车机系统、充电、自动驾驶功能等,正因此,消费者的驾驶习惯、售后维修保养都有了新的变化,这也就需要有新的政策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新三包政策”实行
事实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去年7月份就发布了《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也就是“新三包规定”,该规定今年1月1日已正式施行。需要指出的是,该规章在2013年施行的“三包规定”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扩大了家用汽车三包调整范围。
新规定相比上一版“三包规定”的调整主要体现在对经营者提出了更严格的三包责任要求;扩大家用汽车三包调整范围;完善相关监管制度三个维度,从这些调整中不难看出,“新三包规定”对于维护消费者权益起到更大的作用。
首先,“新三包规定”要求如果出现因质量问题需要更换发动机、变速器、动力蓄电池、行驶驱动电机或者其主要零部件等情形,自三包有效期起的7天内免费退、换车,并且明确退、换车时,应当赔偿消费者的车辆登记费、加装装饰费、服务费等;降低使用补偿系数,减少消费者在退、换车过程中支付的使用补偿费;将新能源车的动力蓄电池容量衰减限值明码标在三包凭证上等。值得注意的是,三包的有效日期由原来的开票时间变更为交车时间
其次,将电动车的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专用部件质量问题纳入三包退、换车条款;将家用汽车污染控制装置的主要零部件纳入重大质量问题退、换车条款等。
最后是强化生产者的质量责任,要求主机厂不得故意拖延或无正当理由拒绝销售者、修理者提出的协助、追偿等事项;对故意拖延或无正当理由拒绝承担三包责任的经营者加大处罚力度等。
“新三包规定”的实行,不仅强化了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有据可依,从另一方面来看,也将对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如何降低消费者投诉量?
面对新能源车消费者投诉量上涨,除政策上的支持外,最主要还需要新能源汽车经营者来进行解决。在中国消费者协会看来,经营者只有从关注产品安全、真实全面告知产品情况、落实合格产品交付义务、保障消费者数据知情权、做好售后服务等方面着手,切实从消费者利益出发,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消费者对于新能源车最关注的点无外乎安全、知情、售后等,这就需要厂商高度关注产品安全,对产品质量严格把关,尤其是智能网联汽车的数据安全、网络安全、软件升级、功能安全,加强驾驶风险告知及质量管控。
此外,真实全面地告知消费者产品情况,合理约定厂商、经销商、消费者的权责,不夸大或者虚宣传,并且落实合格产品交付义务,承担合同责任,履行承诺。
汽车数据可以说是消费维权的重要凭证,消费者有权知悉、查阅、获取与自己有关的、未经篡改的原始数据。
在售后服务方面,虚心听取消费者意见,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积极、妥善处理相关投诉,杜绝拖延推诿、强势霸凌、威逼恐吓。值得一提的是,新的汽车三包规定正式实施,汽车经营者应当认真学习新的规定,及时更新三包政策,加强员工培训,将三包规定落实到位。
如果厂商能够严格按照上述措施来执行,不仅会让消费者从中受益,同时也会提高消费者对于厂商的满意度,对双方都是重大利好。
写在最后:据乘联会预计,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有望突破600万辆,渗透率22%左右,肉眼可见的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规模正在逐年扩大,到2025年,新能源车渗漏率更是要达到25%。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主机厂除了想方设法提高自身产品市场占有率之外,更多的还要关注到消费者的权益,如果一个品牌车主维权屡见不鲜,不仅对该品牌形象有所打击,更对于新能源车的整体发展也会产生影响,别因为要完成销量目标,而忽略了消费者合理的权益诉求。
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易车讯?近日,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工信沙龙”上,工信部表示,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30万辆,增幅接近8%。而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增加30%以上,达到180万辆。
此外,目前相关部门正在酝酿明年的新能源汽车下乡工作,促进农村绿色出行和消费升级。此外,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的管理规范也正修订完善,以进一步推动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协同发展。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当天表示,今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超出预期,其中新能源汽车下乡起到很好的拉动作用。近30家企业的60多款车加入新能源汽车下乡,据初步估算,拉动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接近20万辆。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汽车发展处副处长马春生透露,明年的工作正在制定中,以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农村绿色出行和消费升级。
在新能源汽车充电问题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侯福深表示,中短期来看仍然是一个以慢充为主、快充包括换电在内作为补充的体系。到2025年,慢充的充电桩端口预计有望达到1300万端以上,包括私人用户的自有桩以及公共桩,公共快充80万端。换电站去年年底是300座,2025年有望增长10倍,达到3000座。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专注于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比亚迪发展势头迅猛,甚至其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供不应求,市场需求量极大,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十分可观!
新能源汽车加速代替燃油车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白皮书》显示,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持续上升,市场处于较快发展阶段。按照国家规划的发展愿景,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突破500万,届时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在2000万左右。
销量告别负时代/这些车企成历史 2021汽车行业年度汇总
新能源产销规模翻倍
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额占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额的40.70%,仅比欧洲少3.1个百分点。2020年我国本土汽车制造企业比亚迪在全球范围内销售新能源汽车17.92万辆,排全球第三位。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步发展,2014年我国开始出现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由此也开启我国新能源汽车元年。2015年全国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增长年,我国也在这一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354.5万辆,同比增长159.5%。
在销量方面,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352.1万辆,同比增长157.6%。连续七年销量位居全球第一位。
纯电动汽车占据八成市场
按动力系统对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进行划分,纯电动汽车是我国产销最多的新能源汽车种类。2021年纯电动汽车产量占我国新能源汽车总产量的82.99%,销量占我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82.82%。
按用途划分,2021年新能源乘用车产销均占全国汽车总产销的95%左右,是按用途划分占我国新能源汽车最多的类型。
在我国“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到聚焦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氢能等产业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等。2020年11月份,在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目标,提出到2025年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
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从目前市场现状和未来政策方向来看,纯电动车将长期占据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流地位。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易车原创 2021转眼已经成为过去式,在过去的一年发生了很多事,注定将影响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有些令人欣喜,汽车产销重回正增长、出口打开新局面、新能源车渗透率大涨。当然也有些事令人印象深刻,比如一些车企在2021成为历史、缺芯局面仍然无解、智能汽车数据安全层面仍有漏洞等,下面我们就来回顾下去年汽车行业发生的大事。
2021年我国汽车产销回归正增长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外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08.2万辆和2627.5万辆,同别增长3.4%和3.8%,结束了连续3年的下降趋势,为中国工业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稳定宏观经济增长贡献了重要力量。此外,2021全年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累计达到了2014.6万辆,同比增长4.4%。
中国汽车市场在2018年前处于持续增长态势,而近些年来由于多种因素叠加,自2018-2020年连续三年连续三年下滑;2021年我国汽车行业总体运行平稳,扭转了自2018年以来负增长的态势,也是近年来首次回归正增长。
2021年我国汽车出口突破200万辆
随着电气化时代的来临,中国车企们在布局海外方面持续发力,除了此前已有市场外,更多瞄向了欧澳日新等发达汽车市场,比如新势力出口欧洲多国、红旗出口沙特/日本、长城进军澳洲、比亚迪将在新加坡推新车型、吉利完善俄罗斯车型矩阵等。
在这样全面开花的形势之下,2021年我国汽车出口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按照整车企业出口统计口径,2021年汽车出口201.5万辆,同比增长1倍,占汽车销售总量的比重为7.7%,比上年提升3.7个百分点,完成了一个巨大跨越。
最值得欣喜的是,不只是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厂家们同样成绩喜人,我国逐步摆脱了此前靠价廉利薄冲击海外欠发达市场的局面,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逐步完善,我国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优势将成为中国汽车企业的全新突破点,在新的风口之下,将助力中国车企走向世界。
新能源车渗透率持续上涨
在国家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当中,针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给出了数字——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
据工信部数据显示,1-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均增长1.6倍,市场渗透率为13.4%,虽距20%仍有差距,相比去年的5.8%劲增8个百分点。在12月新能源车销量突破万辆的14家企业中,自主车企占据了11席,可以说在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包含新势力在内的自主车企已经具备了同国际品牌掰手腕的能力。
高速上涨,渗透率不断上涨固然值得欣喜,但是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高速发展的背后,还是有很多不得不说的现象,比如当前新能源市场仍存在着诸如A00级低端车占比较高、商用市场仍占有较高比例、低线市场渗透率较低等问题。
其中A00级低端车占比高拉低了新能源车发展的整体质量,从长远来看,也并不利于中国新能源车的竞争力。而更多县域乃至乡镇这一广大的市场,仍然不是新能源汽车的主战场,虽然说新能源汽车开始由政策向市场选择偏移,但脱离政策发展,新能源汽车要做的还有很多。
又有一些车企退出历史舞台
有来有往,循环往复是这个世界运行的规律,对汽车领域来说,近些年来众多新车企如春笋版崛起,而相应的,一些留下历史印迹的车企也终将不复存在。
去年8月30日,一汽马自达发布最后一篇推送,官宣再见。根据此前的公告,一汽马自达将变更为由马自达及(新)长安马自达共同出资的合资企业,继续承担马自达品牌汽车的相关业务。
从马自达6到马自达6睿翼、阿特兹、CX-4,一汽马自达有很多印象深刻的车型,随着马自达在华整合的开始,原有的长安马自达、一汽马自达渠道和车型或将进行整合,一汽马自达也将成为历史。
除了一汽马自达,华晨中国日前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公司附属公司华晨雷诺汽车有限公司重整申请已获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
公告显示,公司股份由2021年3月31日上午九时正起暂停于联交所买卖,以待履行本公司日期为2021年5月31日之公布所载之复牌指引,并将继续暂停,直至另行通知为止。自去年东风雷诺退出,雷诺再次“败走”中国,不仅令人惋惜不已。
相比前者,东风悦达起亚公司是仍然存在的,只不过这个名字将随着东风的退出而成为历史,12月22日,江苏悦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公告东风悦达起亚25%股权项目挂牌结束,江苏悦达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为唯一竞拍人。股权转让完成后,东风公司将从东风悦达起亚股东位置上退出,东风悦达起亚未来股比结构将变更为起亚株式会社持股50%,悦达汽车集团持股25%,悦达投资持股25%,东风悦达起亚将不复存在,当悦达起亚失去<a class="hidden" href="s://car.yiche/dongfeng-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