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国阵风战斗机和幻影2000战机情况,详细点……!

2.战术机的各国机体

Rafale_rafale战斗机

“阵风”是法国达索飞机制造公司为满足法国海军和空军的需要,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研制的双发单/双座多用途超音速战斗机。“阵风”的研制始于1983年达索飞机制造公司宣布的先进实验战斗机(ACX)方案,取名为“阵风”A。1985年12月14日,“阵风”A飞机顺利出厂,1986年7月4日,该机进行了首次试飞,至1996年底,该机已经完成了3500多次飞行。预计将于2005~2009年形成作战能力。

“阵风”战斗机用先进的双三角翼加近距耦合鸭式气动布局,再加上先进的数字式电子飞行控制系统,因此具有很好的操纵性和稳定性,其机身仍用传统的半硬壳式结构,并大量应用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增加了结构强度的同时还减轻了结构重量。“阵风”的动力装置为两台推重比为10一级的法国斯奈克马公司的M88-2型涡扇发动机,单台加力推力72.9千牛,其生产型将安装推力更大的M88-3型涡扇发动机,最大推力增加到87千牛。“阵风“可以在昼夜以及各种气象条件下完成从对地攻击到争夺空中优势的各类任务,其机动性能和敏捷性能好,可短距起降,并具有超视距作战能力和一定的隐身性能,其总体性能介于第三代战斗机和第四代战斗机之间。

“阵风”目前共有四种型号:“阵风”B,双座空军型;“阵风”C,单座空军型;“阵风”D,单座空军隐身型;“阵风”M,单座海军型。该机除了满足法国海军和空军的需要以外,还将出口到其它国家。

武器装备:一门装在右侧发动机侧面的30毫米“德发”791B机炮,全机共有14个架,分别为机身下4个(2个在机身中线,2个并排在后机身)、翼下6个、翼尖2个、进气道下2个。执行截击任务时,可挂“米卡”中距拦截空对空导弹和“魔术”近距格斗空对空导弹;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时,可挂“米卡”空对空导弹和常规;对海攻击时还可挂“飞鱼”导弹。

尺寸数据:翼展10.90米,机长15.30米,机高5.34米,机翼面积46.00平方米。

重量数据:空重(D型)9060千克,(M型)967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C型)19500~21500千克,正常载荷6000千克,最大载荷8000千克。

性能数据:最大平飞速度(高空)M2,(低空)1390千米/小时,作战半径1093~1852千米,起飞滑跑距离400~600米,限制过载+9.0/-3.6g。

“阵风”是法国达索公司为法国空海军研制的双发多用途超音速战斗机。该机可以在昼/夜,以及各种气象条件下完成从对地攻击到空中优势的各种类型的任务,是目前西方国家正在发展的先进战斗机中的一种。

1983年法国达索公司宣布研制先进试验战斗机(ACX),取名“阵风”A。“阵风”的研制分两步进行,第一步设计制造一架实验原型机,验证双三角器加近耦鸭式气动外形和各种要用的新技术;第二步在实验原型机基础上研制实用战斗机。实验原型机“阵风”A装两台美国F404涡扇发动机,1986年7月首次试飞,之后按共进行440次363小时的试验飞行,其中包括在陆地机场模拟航空母舰甲板着陆和进场。“阵风”A的最大速度达到M2.0(高度13000米)。“阵风”A从1990年2月开始装法国斯来克玛公司研制的推重比10一级的M88-2涡扇发动机试飞。“阵风”战斗机实用型外形尺寸比“阵风”A略小,有空军型D和海军舰载型M。舰载型加强了起落架,使之能承受最大65米/秒的下沉速度。前起落架另作修改,使之能经受牵引弹射,并能用滑跃起飞技术;机体结构作修改和加强,以承受弹射起飞和拦阻着舰时的纵向过载,为此M型机体重量增加760千克。

到目前为止,“阵风”共有四种型号:

“阵风”C 单座空军型。

“阵风”B 双座空军型。增加了武器控制员座椅,具有全部的空战能力。

“阵风”D 单座空军隐身型。

“阵风”M 单座海军型。与空军型相比,稍稍加长了机身,并增加了拦阻钩,增加了前起落架的高度以提高舰上的起飞迎角,并对起落架的结构进行了加强。为保持与空军的通用性,机翼不能折叠,全部系统中有95%与空军型通用。

动力装置

原型机装两台法国斯奈克玛公司M88-2涡扇发动机,单台静推力48.7千牛,加力推力 2×72.9千牛(2×7422公斤),最大推力 2× 487千牛(2 × 4965公斤)。在生产型上将装 2台 M88-3发动机,其加力推力2 × 87千牛(2× 8870公斤)。 飞机机体内的油箱可载5700升燃油,机身中线挂架和二个内翼、二个中翼挂架都可挂1250升的油箱,最大外部载油可达9500升。具有空中受油能力,可在内分钟内将内部油箱装满,7分钟内将所有油箱装满。

主要机载设备

装780千克的航空电子设备。用先进的通信、导航和座舱显示设备,其汤姆逊一C/ ESDRBC火控雷达可同时跟踪8个目标,并可评估威胁,确定优先进攻目标。EAS公司的超高频/甚高频电台和TRT公司的超高频电台,六分仪公司的语音无线电控制系统和语音告警系统;MIDS数据链路和各种侦察/电子对抗/干扰设备。

武器

右侧发动机进气道侧面装1门GiatM79lB航炮。14个挂架(机身下4个,进气道下2个,翼下6个,翼尖2个),正常载弹量6000千克,正常载荷6000千克,最大载弹量9500千克。执行核打击任务时可携带一枚ASMP中距核攻击导弹;在执行截击任务时可挂8枚马特拉“米卡”空对空导弹和2个副油箱,或6枚“米卡”导弹及3个副油箱;对地攻击时可带16颗227千克、2枚“米卡”导弹和 2个1250升副油箱,或者2个“阿柏齐”远距武器投放器、2枚“米卡”导弹及3个油箱;执行反舰任务时可携带2枚“飞鱼”导弹或中的ANS掠海攻击导弹、4枚“米卡”导弹和2个副油箱。

尺寸数据

翼展(含翼尖导弹)10.90米,机长 15.30米,机高5.34米,机翼面积46平方米。

重量数据

空重9060千克(D型)、9800千克(M型),最大起飞重量19500~21500千克,最大过载+9g/-3.6g。

性能数据

最大平飞速度(高空) M2.0/ 2120公里/小时,(低空)1390公里/小时;进场速度213公里/小时。起飞距离(防空)400米、(对地攻击)600米;作战半径(低空入侵,带12颗250千克,4枚“米卡”空对空导弹,共4300升的3个副油箱)1033公里、(远程空对空截击,带8枚“米卡”空对空导弹,6600升的4个副油箱,高度12200米出航)1759公里。作战巡逻时间大于3小时。

法国阵风

法国新型第四代“阵风”(Rafale)双发多任务战斗机,用前置鸭翼、后掠三角翼和单垂尾气动布局,大量用复合材料。能够执行广泛范围短程和远程作战任务,包括对地、海上攻击、空中防御、空中优势、侦察、高精度打击,还具有核打击能力。新型“阵风”战斗机完全由法国自行设计和制造,大量用独有的先进技术来保证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在众多的相同技术水准新型战机中,目前只有法国“阵风”拥有海军型,部署在航空母舰上。据美国一些媒体评价,“阵风”战斗机现有的三种型号所表现出的优异性能,已经在飞行中被证明:750节最高飞行速度;最大限制过载9g/-3.6g;最大冲角32度;小于400米的115节进场速度;短距起飞和降落能力。这些性能和操作主要得益于“三角-鸭翼”空气动力学概念综合性设计和运用。

一、发展状况

“阵风”战斗机是法国最重要军用飞机,用于代替F-8P“十字军战士”(Crusader)、美洲虎(Jaguar)、“超军旗”(SuperEtendard)、幻影F.1CT和CR、幻影2000C和N等战机。目前在发展方面主要面临的重要问题是严格的预算问题。虽然在技术上是成功,而且试验正在平稳地运行,但是许多由于政治上的和财政上的各种理由,使进展一再拖延。直到现在,只有13架“阵风”战斗机正式服役。

“阵风”早在80年代中期就开始启动,主要由法国达索公司负责研制和生产。第一架示范原型机,“阵风”A型,从年3月开始设计,最初用两台美国通用动力公司(GE)F404涡扇发动机作为过渡动力装置,现在所有“阵风”战斗机全部均使用法国的斯奈克玛公司(SNECMA)M88涡扇发动机。“阵风”A型1985年12月出厂,从1986年7月4日开始进行飞行测试。稍后,四架飞行原型机和一架静力试验机身(“阵风”M组态)被定购。静力试验机身于1991年10月交付到图卢兹试验中心做疲劳试验。四架飞行原型机首次飞行时间如下:

“阵风”C01:1991年5月19日

“阵风”M01:1991年12月12日

“阵风”B01:1993年4月30日

“阵风”M02:1993年11月8日

到现在为止已经成功的结束3500次飞行,包括各种不同的试验。1993年4月19日,“阵风”M海军舰载型在“福煦”号(原法国海军的一艘航空母舰,现已退役)首次降落去证明和航空母舰相容性。

第一架生产型飞机(双座位B301)在1998年11月24日完成首次飞行。“阵风”战斗机目前有三种发展型号,M型、B型和C型,其中生产的“阵风”M型单座位海军专用型号,用于部署到航空母舰上;B型和C型是空军专用型,一种是双座位型号和另一种是单座型。因为法国海军急需新型战机,因此优先生产“阵风”M型。“阵风”B型和C型在2004年将会进入法国空军服役。正在为法国海军发展一种双座位的“阵风”N型,预计在2008年交付。

二、法国“阵风”战斗机的主要性能特点

1、先进驾驶座舱

用“手不离杆”(HOTAS)侧杆双杆驾驶座舱非常先进,可以说是“阵风”多任务作战能力的重要体现。装备一套宽视角全息技术平视显示器,由泰利斯Avionique公司生产。提供飞机控制数据、任务数据和发射提示。一套瞄准、多图像广角衍射光学平视显示器显示战术情形和传感器数据,由法国航空导航设备公司提供。两套侧面触摸屏幕显示器显示飞机系统参数和任务数据。飞行员也有一个头盔安装瞄准显示装置。一个CCD照相机,安装在飞机上记录仪在任务中自始至终记录平视显示器的图像。

2、武器系统

“阵风”战斗机空军型号具有14个外硬挂点,最大有效载荷超过九吨。海军型号有13个外硬挂点。“阵风”战斗机能使用广泛多样性空对空和空对地武器,包括法国、美国、英国和欧洲联合研制的武器系统。目前能够挂载的武器及每种武器系统最大挂载量如下:

30毫米DEFA791机炮,射速2500发/每分钟

8x“魔术”、“角响尾蛇”(Sidewinder)或“先进近距空对空导弹”(ASRAAM)等近程空对空导弹

12x“米卡”先进中距空对空导弹

7x“先进中程空空导弹”(AMRAAM)

5xAM39Exocet或“企鹅”-3或“鱼叉”等反舰导弹

4xAS30L/M制导

5x“阿巴斯”(Apache)反永久设施导弹

2x“风暴阴影”(StormShadow)/“斯卡尔普”EG远距离巡航导弹

5x“空射反辐射导弹”(ALARM)或“高速反辐射导弹”(HARM)

4x“小牛”空对地导弹

5x1000公斤

22x250公斤

10x400公斤

16x“迪朗达尔”(Durandal)反跑道

4x火箭吊舱

1x3000公升油箱

3x2000公升油箱

5x1250公升油箱

前视红外(FLIR)吊舱、攻击型干扰机(3套)、侦察吊舱、机炮吊舱和空中加油系统吊舱

当然,这些武器系统并不是全部能够互相相容,同时挂载,需要根据任务不同来配置武器种类和数量。

3、电子战系统

“阵风”战斗机装备了性能全面和先进的“频谱”(Spectra)电子战系统,由泰利斯公司生产。“频谱”电子战系统整合固态发射机技术、雷达告警器、DAL激光告警接收机、导弹告警器、探测系统和干扰机。

4、传感器系统

“阵风”战斗机装备一套由泰利斯公司发展电子扫描RBE2雷达,具有下视和下射能力。雷达具有先进的边跟踪、边搜索能力,能够同时跟踪40个目标,并同时攻击4个目标,而且提供威胁辨识和优先化。光电系统包括泰利斯/萨吉姆(Sagem)O红外搜索和跟踪系统,在飞机的前端中安装。光电系统套件实行搜索、目标识别、测距、自动目标识别和跟踪。F3标准的“阵风”战斗机,安装一套法国达索公司研制的“地型跟随”3D立体雷达,具有陆上和海面两种操作模式,使战斗机自动按照预置在一个无源被动式的数字式数据库的飞行数据,根据惯导和GPS自动导航来自动驾驶飞行。陆上模式飞行高度最低仅100米;海面模式最低飞行高度仅15米。飞机根据预定的航线飞行,并随地形自动转变和倾侧,包括一些急转弯和90°的倾转。

5、导航和通信系统

在“阵风”战斗机上安装使用第二代“土星”(Saturn)通信套件,进行V/UHF无线电通信。反干扰战术超高频无线电(UHF)用于北约组织内通信。“土星”提供快速-频率跳变模式的语音加密。用于与民用空中交通管制通信,装备固定频率VHF/UHF无线电装置。一套多功能信息分布系统(MIDS)终端提供安全的、高传输速率战术数据,与北约组织C2站、空中指挥管制飞机(AWACS)或军舰之间进行战术数据交换。“阵风”战斗机装备泰利斯公司TLS2000导航接收机,用于进场降落阶段飞行。TLS2000整合仪器导降系统(ILS)、微波降落系统(MLS)、特高频全向无线电-测距仪(VOR)和信标器功能。雷达高度计来自泰利斯公司的AHV17高度计,特别适用于非常低的高度飞行。“阵风”战斗机为在途中导航安装一套TACAN战术空中导航接收机,也被当作一套降落援助装置。“阵风”安装一套泰利斯公司生产的SB25A组合询问-应答器。SB25A是世界上第一种使用电子扫描技术的敌我识别(IFF)装置。

6、“阵风”战斗机高推力发动机

“阵风”战斗机安装两台M88-2型发动机提供动力,由法国斯奈克玛公司(SNECMA)制造,每个提供75kN推力。用于空中加油安装一个飞行补给燃料管和浮标接头。

7、“阵风”战斗机机身结构大量用复合材料常规半硬壳式结构机身的50%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后机身为碳纤维复合材料,机头整流罩和喷管整流罩为聚芳酰胺纤维复合材料。起落架及发动机舱门为碳纤维复合材料。

三、“阵风”战斗机主要参数指标

1、尺寸

长度:15,27米;机高:5,34米;翼展:10,80米;翼面积:45,70平方米(492平方英尺)

2、重量

空重:9,4吨(“阵风”C型);9,6吨(“阵风”B型);9,9吨(“阵风”M型);内部的燃料:4500公斤;外面的燃料:7500公斤;最大外载荷:950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24500公斤

3、性能

最高飞行速度:马赫1.8+/750节(1390个公里/小时);进场速度:120节(220公里/小时);最大爬升速率:超过1000英尺/秒(350米/秒);操作的升限:55000英尺(16765米);起飞距离:大约400-600米,依赖上面负载;登陆距离:450米;作战半径:突破任务;超过1000海里(1850公里);战斗空中巡逻徘徊时间:超过3小时;翻转率:270度/秒;最大即时旋转比率:超过30度/秒;最大限制过载:+9/-3,2g

“阵风”战斗机用于法国空军和法国海军,估计总需求量约294架左右。其中法国空军需求234架,其中139架B型和95架“阵风”C型;法国海军需求60架。目前法国国防部已经定购61架,法国空军36架和法国海军25架。

同时,达索公司正在继续它的产品出口努力,已经进行多次尝试。参加了韩国空军战斗机购招标,最近正在参加新加坡空军购招标。总体来看,法国“阵风”有许多独到之处,如世界上第一种生产型电子扫描雷达、独有的“地形跟随”系统等先进技术。但正如外界所评价的,最展障碍在资金方面。获得外销,将对法国“阵风”战斗机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法国阵风战斗机和幻影2000战机情况,详细点……!

戴高乐级核动力航空母舰

法国现有的2艘常规动力航空母舰“克莱蒙梭”号和“福煦”号,自60年代初期服役以来已有30多年舰龄,行将退役。在西欧一些国家倾向于建造搭载直升机和垂直/短距起降飞机航母的同时,法国坚持继续发展能起降常规固定翼飞机的航空母舰,并认为具有核动力的航空母舰,才能更有效地维护法国在海外的利益。为了不使研制费用过高,核动力用与凯旋级战略核潜艇相同的反应堆,这样虽然使这艘近4万吨的航空母舰最高航速受到一些限制,但却节省了大量的研制费,缩短了研制周期,而飞机起飞所需速度方面的不足,则由弹射器功率来弥补。到本世纪末,戴高乐级首制舰建成服役后,法国将是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拥有核动力航空母舰的国家。

舰 名 编号 开工 下水

夏尔·戴高乐 R91 1989.4.14 1994.5.7

标准排水量: 36600吨 满载排水量: 39680吨

主尺度: 总长261.5米,水线长238米;舰宽64.4米,水线宽31.5米;吃水8.5米 航速: 27节

飞行甲板: 长261.5米,宽64.4米 服役: 1999.12

动力: 2座K15压水堆,300兆瓦,2台通用电气公司奥斯瑟姆(GEC Alsthom)汽轮机,83000马力,双轴

舰员: 1150名,航空人员550名,旗舰人员50名;共有铺位1950个,另可增加800个海军陆战队临时铺位

导弹:4座EUROSA单元对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国营航空空间工业公司(Aerospatiale)“紫菀15”(ASTER15)导弹用惯导和中段修正,主动雷达寻的,射程15公里(8.1海里),战斗部重13公斤,共装弹32枚

2座马特拉-萨德拉尔(Matra Sadral)PDMS 6 联装对空导弹发射装置,“西北风”(Mistral)导弹,红外寻的,射程4公里(2.2海里),战斗部重3公斤,能够击中掠海面3.04米高度飞行的目标

火炮:8座“盖特”(Gait)20F2 20毫米炮,仰角60o,发射率720发/分,射程4.3海里,弹重0.25公斤

对抗措施:目标:4座CSEE“萨盖”(Sagaie)10管可旋转发射器,发射箔条弹4.3海里,红外弹1.6海里;达索(Dassault)LAD舰外目标发射器

电子支援/对抗:汤姆森(Thomson)-C ARBR21,截获;2部SAT DIBV 1旺皮尔(Vampir)MB红外探测仪;2ARBB33干扰机

作战数据系统:西尼特8(SENIT)战术数据系统;11、16号数据链;锡拉库斯2(Syracuse)舰队卫星通信系统;AID-COMER指挥支援系统

武器控制:2部萨吉姆(Sagem)VIGY-105光电指挥仪

雷达:对空搜索:汤姆森-C DRBJ11B,3座标,E/F波段,对飞机的搜索距离366公里(200海里);汤姆森-CDRBV26D 丘辟特(Jupiter),D波段,对2米2的目标搜索距离183公里(100海里)

对空/对海搜索:汤姆森—C DR—BV15C,“海虎”(Sea Tiger)MK2型,E/F波段,对2米2的目标搜索距离110公里(60海里)

导航:2部雷卡(Racal)1229,I波段

火控:汤姆森-CEF阿拉贝尔(Arabel),3座标,I/J波段,用于对空导弹,对2米2目标的作用距离70公里(38海里)

战术空中导航:NRBP20A

声纳:包括SLAT鱼雷攻击警戒

载机:35-40架,包括“阵风M”(Rafale)、“超军旗”(Super Etendards)、E-2C“鹰眼”(Hawkeye)预警机和AS565“黑豹”(Panther)直升机

战术机的各国机体

阵风战斗机(法语:Dassault

Rafale)[1]是法国达梭(Dassault)飞机公司设计开发和建造的双引擎、三角翼、高灵活性多重功能战斗机,预计成为法国海空军下一代的作战主力。达梭使用“全角色”这个词来描述这架飞机来显示它与其它多功能战斗机之间的区别。其它多功能战斗机有主要功能和次要功能的区分。达梭还使用这个词来显示阵风可以在作战中从一个功能转换到另一个功能的能力。阵风战斗机用来取代七种不同专门化的飞机。

阵风战斗机被基于陆地机场的法国空军以及基于航空母舰的法国海军力量使用。法国也出口阵风战斗机,虽然至今为止还没有外国军队购买这种战斗机,但是一些国家表示对它感兴

技术数据

机长 15.30米

机高 5.34米

翼展 10.90米

机翼面积 46.0平方米

空重 9060kg(阵风D)

9670kg(阵风M)

重量 6000kg(正常)8000kg(最大)

最大重量 21500kg

最大平飞速度 M2.0

起飞着陆距离 400米(对空作战)600米(对地作战)

作战半径 1093千米(低空突防,12枚250kg,4枚米卡空空导弹,总容量4300升的三个副油箱)

1852千米(远程空中截击,8枚米卡空空导弹,总容量6600升的四个副油箱,12200米高度)

限制过载 +9.0/-3.6g

://baike.soso/v52846.htm?syn=%E9%98%B5%E9%A3%8E%E6%88%98%E6%96%%E6%9C%BA

美利坚合众国

F-4“幽灵”   由美国开发的人类最早的战术机,自然是第一世代。世界上有中、日等30余国用,也有许多衍生机种。借由装备和系统主机的更换,从开发以来已经过37个年头,仍然是联合国军和各国战术机甲部队的主力之一。目前已从美军第一线部队退下作为纯外销机种使用。

F-5“自由斗士”    F-14“雄猫”   1980年代为配合大型特殊导弹[火鸟]而由美国海军开发的第二世代战术机。以高速匍伏飞行(贴地飞行)和一击离脱战法的应用为主眼用复座式设计,比F-15还大一号其主机用的可变翼有很高的运动能力,但构造却极其复杂。

F-15“鹰式”   美军以“幽灵”为基础而开发的第二世代战术机。由于也有其他国家配备,亦有多种衍生机型。美军战术机部队的主力。

F-15E“打击鹰式”   以“鹰式”为基础,多次强化综合性能后的最新衍生型,号称最强的第二世代战术机。亦是美军主力机种。性能实质上已为准第三世代;由于美军F-22的配备时间严重推迟,因此仍有着许多再强化构想。 《MUV-LUV ATE》中为VG和史黛拉的座机。

F-15·ACTV“活动鹰式”  F-15E的性能强化型,为(不死鸟)下的产物。借由软硬件升级,模组化式肩/背部推进器并安装与开发中的F-22同型主机,有着远超过同世代机的机动力。《Muv-luv ATE》中作为易卜拉欣.杜尔中尉的座机。

F-16“战隼”  美国通用动力(General Dynamics)公司所设计的第二世代轻型战术机。美国于1980年代为因应战力增强的,先后配备了F-14与F-15两种高性能的战术机;但由于该两种机型的生产条件与费用均过于高昂,因此造成配备速度减缓的问题。有鉴于此,需要一种能快速量产配备,而又具有第二世代机等级(当时第一线战术机性能)战斗力的机种。在这种背景下的“轻型战术机”(正式名称为LWT)使F-16诞生。由于该机以廉价、快速的即战力为主眼,因此性能面的扩张性相当的小,但由于成功的实现了小型与轻量化,有着优秀的运动性能及格斗战能力,美国除自己配备外也卖给买不起F-15的部队(如);自D型开始外型有了变更,主要是修改肩部装甲区块与小腿部装甲,以达到耐久力的提升和作战时间的延长。许多美军卫士称其为“Viper”,是延续自LWT时期的称呼。1986年正式开始服役。

F-18“黄蜂”  F-20A (F-5G) “虎鲨”

以F-5系列为基础重新设计、大幅提高性能的机种。借由主机换装而提升了60%以上的出力,而达到了和新型机相符的傲人机动性。

F-22A“猛禽”   美军的次世代主力机型,洛克希德·马丁(Lockheed Martin)公司所开发的第三世代战场压制战术机。生产数量尚少,但有着胜过其他第三世代战术机的高度匿踪能力和机动性,故有战场支配战术机的别称。头部摄影机的设计概念比较类似昆虫的复眼,是目前少数将对战术机作战纳入主功能的机种。匿踪性、主机性能与机动性等均为现行战术机之冠。由于美军现行战术机运用思想以配合G弹作战的火力投射为中心,故该机与美军其他旧世代机相同,不重视近战能力的强化(美军战术机只有短刀,中国与日本均有长刀)。12.5中迎战主要搭乘不知火和击震的叛军精锐,达到了敌我交换率7比1的傲人战绩,展现了机体性能上的优势。但也由于数量上的压倒性劣势和驾驶熟练度的差距等因素,而有多台遭到沙雾上尉率领的叛军主力击坠。头部形状设计和凄乃煌类似是由于同为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制造的缘故。《MUV-LUV ATE》中为里昂.久濑、夏蓉.埃姆等的座机,系先行量产型F-22A。

YF-23“黑寡妇二型”   与F-22同时竞争美军AT(先进战术步行战斗机)第三世代战术机宝座失败的机体,整体性能与F-22不相上下,尤其在近接战斗的对应能力一向更是F-22所不及之处(此机原始配备包含长刀,专用突击炮还有安装)两机模拟对抗四十次中有十八胜十四败的优势(其余五次平手,三次无效)但由于维修整备性较F-22低,加上同时期美军的战术机作战要求改以配合G弹(五次元重力)为重心因此以单机战斗力为主眼的本机最后未被用,原型机现位于爱德华空军基地的露天机棚,被讥为“世界最贵的铁屑”。讽刺的是,本机原始概念反较F-22符合AT中“对人造战术兵器”的高机动/近接作战要求。

苏联军战术机

米格系战术机  MiG-21bis  F-4的改造机型。由于苏联的战术需求,因此极度重视接近战能力和运动性能,和标准型F-4的最大差异在于头部和大腿部等地外装简略并轻量化,及手脚部件重新设计等。

MiG-23/27   苏联真正的“纯国产战术机”,也是苏联最初的第二世代机种类,机体上仍保有许多第一世代机的设计特征。

整体来说受美国F-5系列的影响,因此外型设计有许多相似之处,但Mig-23生产上并不顺利,

前线整备与操作评价也不好, 除了现地修 改试行错误外,也藉由外销方式减轻负担;这个系列真正改进完成的是MiG-27型,约有9成以上的零件经过修改与再设计。

推出时已经略嫌落伍(纯第二世代性能);但该系列占了苏联保有战术机的40%,仍是苏军第一线最重要的支柱。

附带一提,该系列的近接战斗短刀设计特殊,较他国用的型号长了快一倍。

Mig-29 “燕式”

米高扬·格列维奇设计局设计开发的第二代战术机。

和Su-27是同时期发展起来的战术机,在苏联同代战术机中该机以拥有(和Su-27)同等的近距离密集格斗能力而著称,但是较小的有效载荷、正常运行时间太短以及身为主力战术机但是逃生位置设计不合理成为该机的缺点。然而,和Su-27鹤式作为高低搭配中的“低”的主力型战术机已经被部署在远东地区。头部的电子元件和肩部的BLADEPAIN、前臂的弹出式链锯剑使用和Su-27通用的装备,小腿的前缘也配备了大型的格斗用刀。

该机拥有和F-16和F-18战术机相匹敌的综合性能、近距离格斗战得到较高的评价、性价比高,被世界各国(东欧社会主义联盟和东德)正式装备。此外,在[日珥]中是由东欧社会主义联盟所属的格拉夫小队对强化型的Mig-29OVT进行相关的开发试验。

Ласточка在俄语中是“燕子”的意思,这是女性在友好讨论时使用的。

该机配备有对反坦克火箭用的散弹防御系统,这个装备是标准装备还是对人战装备目前不明。

1994年,开始部署。《MUV-LUV ATE》中作为育空基地的守备军装备,后被恐怖分子利用。

“9.12”   Mig-29的原型机代号。

拥有强大的中、密集近接格斗能力的轻型高机动多功能战术机,通过间谍获得的YF-16/17的数据困难地进行研发。由于苏联军方正式用Su-27战术机导致该机的开发被终止,但是由于抓住了Su-27初期故障的机会,由苏霍伊设计局得到技术援助,终于完成了试做机。

Mig-29M

准第三代战术机性能的机体。

被竞争对手Su-27M2(Su-37)打败,Mig-29的国内购合同因此被取消。

Mig-29OVT “支点”   Mig-29战术机发展型的概念实验机。该机用的相关技术在Mig-35得到实用化。

诺斯罗普公司(美国)作为米高扬设计局正式技术合作伙伴对Mig-29OVT进行大幅度改进,该机体也因此被称为[东方之鹰],作为F-15·ACTV的劲敌,该机被合作双方当作[日珥]的成功象征。

而且该机是与西方企业进行技术合作而改进的,因此按照NATO的命名原则得到一个爱称,Mig-29OVT被称为[支点]。

从Mig-29战术机的主要改进点来看:由于增大5%的机体使正常运行时间得到延长、改进了航空电子设备和传输介质OBL化(光纤化)、增加推进器以提高机动性、改变了BLADEPAIN的刀片形状、更换了增加出力的主发动机以及增大跳跃装置的体积。

Mig-35(Mig-29OVT)

是Mig-29战术机的发展机型,Mig-29OVT战术机是它的概念验证机。

机体的扩大提高了有效载荷,改进了主发动机提高了效率,克服了正常运行时间过短的问题。

此外,跳跃装置更换了带有三维可控(轴对称)喷管的矢量推进器,具有和Su-37同等的机动能力。

标准制式的Mig-35战术机被纳入第三代战术机的分类中,除了Mig-29OVT基本规格相同外,机体还装备更换为碳纤维刀片的大型格斗用刀。正在与苏联将要主力装备的Su-47战术机进行比较测试。

1.42/1.44项目(米格1.42/1.44)

年,苏联的多功能前线战术机(MFPTI =МФПТИ)开始,米高扬设计局据此开始研发米格1.42。

由于Mig-23/27战术机过于平庸的性能导致成为失败的第二代战术机。鉴于美国开始研制对抗可能出现的第三代战术机的AT,1994年,作为概念验证机米格1.44开始试制造。

米格1.44和1.42有很多共通点,1.42据说是考虑到战术机的外形设计。

目前很多问题都有不明的地方,武器装备也没有公开。

苏霍伊系战术机

Su-27 “鹤式”  苏联制第二世代战术机。是第二世代机中第一种以与BETA肉搏为设计主眼的机体。因此和他国同时期机种相比,在近战微调机动性上特别突出。“前腕部电锯”“肩/膝部固定刀刃翼”等固定接近战武装也是因此机的运用成功而开始成为苏系国家战术机的标准配备。本来是苏联次期战术机的主力,但因为Su-37的出现而减产;两者最大的差异在于腰部装甲设计, Su-37有配置能让机体紧急停止与後退的逆喷射引擎,本机没有。

Su-37 “终结者”  苏联制第三世代战术机。Su-27提升而来的机型(原为Su-27M2),加上美国诺斯洛普公司的流出资料而修改完成。西侧(苏联对欧美的称呼)视为准第三世代(2.5世代)。

固定武装配有肩部装甲前端4柄(左右)、膝盖装甲前端1柄(左右)的高碳纤维制刀刃,再加上苏联机特有的前腕部电锯(左右),可说是超接近战版本的机型。驾驶座有单座和复座两种版本。复座型主要是将武器管制等工作交由副驾卫士负责,但为了人员节约还是以单座型为主流。《MUV-LUV ATE》中作为菲卡吉雅·拉托洛瓦和“红之姐妹”(su-37UB)的座机。

统一中华战线军战术机

歼击8型(J-8)

第一世代战术机。F-4“幽灵”之衍生机种。和“瑞鹤”同属改造机型。

歼击10型(J-10)   第二世代战术机。过去的统一中华战线军是以其独自改良F-4“幽灵”所诞生的J-8 “歼击8型”,经美方受权而大量生产做为主力机体。而歼8在F-4的众多衍生机中也算是相当优秀的。但终究是以第一世代的F-4为蓝本改造出来的机型,其能力随着时间经过逐渐到达瓶颈。有鉴于此,在1980年代开始倡导引入新型机的必要性。在此曾考虑引进F-16“战隼”的可能性,但对于以支援F-15为前提而生产的“廉价战术机”F-16之性能,*河蟹*表达了不满。倘若要引入高价的F-15系列,以当时的国力而言也有经济上的问题。另一方面,当时的以色列原先与美国共同开发新型战术机“幼狮”(Li-拉维,希伯来文〝幼狮〞之意),由于美方将对BETA战略转变为以运用G弹为前提,而停止了对“幼狮”的开发支援,开发工作因而中断。眼见此一状况的统一中华军,聘请了“幼狮”的开发人员,和国内的科学家共同进行F-16的改良。至此,以“幼狮”的开发经验所培养出来的第二世代战术机技术为基础,统一中华军所追求的,以在大陆上的HIVE中战斗为前提,重视接近战能力的战术机诞生了,这就是歼击10型。机身较为小型化,但具有高度近身格斗战性能。前腕部外缘及从膝部装甲延伸至小腿前端的部份配有高碳纤维制刀刃,增进格斗战的杀伤力。另外为了将使用贴附攻击的战车级BETA予以爆破并排除,胸部区块和腰部区块前方配有反应装甲。武装为82型战术突击炮和重量级、增强打击能力的接近战用79式长刀和圆形盾牌等统一中华战线的特有装备。也可加挂导弹发射器做为制压支援用。1994年正式在统一中华战线陆军开始服役。《MUV-LUV ATE》中作为崔亦菲的座机(J-10X)。

经国(F-CK-1)(现实中的编号IDF)   第二世代战术机。研发生产的F-18增程改进型(最初设定为F-16)。

日本帝国军战术机

 击震(げきしん) 战术步行战斗机(F-4J/T-TYPE77)   第一世代战术机。F-4“幽灵”的日产版本。自17年正式配备以来,改良过相当多次;由于主机的换装和装甲的材质更新,具有准第二世代机的性能;迄今仍为日军战术机部队的主力。

阳炎(かげろう) 89式战术步行战斗机(F-15J/T-TYPE89)

第二世代战术机。F-15“鹰式”的日产版本。80年代晚期的日本为了克服在自制战术机上面临的技术瓶颈而自美国引入本机,由于主要目的是吸收技术,因此配备数量不多。在性能强化上面也不是主要对象。就实际性能而言其实只有美国F-15C的水平。

不知火(しらぬい) 94式战术步行战斗机(T-TYPE94)

日本自行研发生产的第三世代战术机。以从美方得到的技术和生产经验(从阳炎得到的)开发,作为日军次代主力而进行量产。目前在日军战术机部队中仍为少数精锐使用。目前可确定完全配备此机种的,只有防卫京都地区的第一战术机联队和位于富士山脚的教导队而已。至于横滨基地配备的不知火也只有一个加强中队的规模。机体表面配有新开发之雷射蒸发覆膜,对光线及BETA有较好的抗性。但就整体性能来说实际上只能称为准第三世代。12.5中叛军是以操作者的技术层面去弥补和F-22间的性能差距,不过在性能上有很强的潜能。这从故事中段由武开发的XM-3操作OS(其实是他打电动的模拟程式)导入之后,战力立刻上升一事可以看的出来。

不知火 壱型丙   不知火的强化型以将来的武装强化为主眼,强化了结构与动力源,出力比原有的不知火强化了15%,但有着消耗增加(续战时间缩短)的问题,只生产了100多架。目前多交由老手驾驶员进行资料收集等试验性质的运用。

不知火 弐型 XFJ-01a   不知火的(新型试验机)事实上是以壱型丙为蓝本,各部零件换上美制第三世代机试验零件后的(日皮美骨机)目前已确知头部侦蒐系统,肩部推进器,腿脚部均重新设计;腰部零件设计则由Su-37的设计修改而来性能由于使用正规美制零件(非仿制同级品)而有显著提升,但严格来说是帝国军新型战术机开发中的过渡性质产物。原型机是除F-22以外机动力上唯一能匹敌F-15·ACTV“活动鹰式”的机种。《MUV-LUV ATE》中作为勇哉.布里吉斯的座机。

吹雪(ふぶき)*河蟹*战术步行高等练习机   日军以F-15J“阳炎”为基础,作为第三世代机型的基本技术研究用而开发的高等练习机。以沿用不知火的量产组件为前提重新设计后,在年正式配备。

瑞鹤(ずいかく) F-4J改  1982年由日本帝国*河蟹*城内省下单开发的F-4的改造机型。主眼在近战机动层面上的强化,因此装甲改重点防护,强化近战机动回旋、瞬间加速等爆发式能力;但机体平衡性极差,非常仰赖驾驶员的技术。曾有在模拟战中击败美国F-15(当时是C型)的纪录。性能面上为准第二世代机。

武御雷(たけみかづち) 00式战术步行战斗机   以F-4J改“瑞鹤”的后继机身分开发的纯日产战术机。实际上是以不知火的开发资料为本做出来的特殊用途机种。为日军的精锐,直属于将军家族的“斯卫军”所使用的机型。由于“高贵者应挺身于人民之前战斗”这样的思想,作为供将军家族成员和其护卫而使用的机体,特别重视格斗战能力和机动性的强化。近战能力为各国战术机中顶级水平,但代价是武装筹载能力大幅低下。《MUV-LUV ATE》中作为篁唯依的座机(武御雷TYPE-00F)。

欧洲联盟军战术机

EF-2000 “台风”

由英国、德国、西班牙、和意大利共同开发的欧洲联盟第三世代战术机。在F22A服役前号称最强。经过了法国退出开发等问题,总算在2000年正式开始配备。因为欧洲目前除英国与瑞典外,几乎都在BETA占领下,因此严重不足;该机用机体小型化和多功能化设计,除了延长续战时间外,其实也是减少消耗的手段。机身各处都配备了高碳纤维制刀刃做为固定武装,特别是头部、双肩及两前腕的配备也有姿势制御的功用。手持格斗武器方面有西德的长戟、英国的双手剑和西班牙的打击盾牌等各种版本。而射击战兵装除了标准的突击炮系统(36mm机关炮配120mm滑膛炮)外,另有一种专门用于火力支援的MK-57战术机手持支援火炮系统;该系统全长超过战术机高度,可于57mm、105mm、220mm口径换装。欧洲军队在配置上倾向单由战术机部队作战,因此才有专门的火力支援炮;和日本仅为增加有效射程的“支援突击炮”是不同的概念。以高碳纤维制作跳跃单位主翼,这点和其他第三世代机相同。

“疾风”(Rafale)   法国脱离ECT后独自开发的第三世代战术机。

JAS-39 “鹫狮”   瑞典制第三世代多用途战术机。是为了配合瑞典特有的峡湾地形作战而开发。

埃及陆军战术机

F-4E“幽灵”   F-4为最早开发之战术机,而在世界各国使用多年。E型为更新航空电子设备、装甲轻量化及换装跳跃单位主机之准第二世代改良型。